人性视野下的道德层次论——儒家伦理道德与古典功利主义道德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人性视野下的道德层次论——儒家伦理道德与古典功利主义道德的比较 出处:《理论与改革》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古典功利主义道德观分别是对中西方的历史和现代产生重大影响的两种伦理思想,它们对塑造中西方的社会政治和群体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证明,两种伦理思想都难以为人类社会找到现实的依托和理想的归宿。其原因在于,它们没有建立在完整的人性基础上。基于此,笔者试图从人性的角度对道德的层次性做一个论述。
[Abstract]:The Confucian ethics and the western classical utilitarianism ethics are two kinds of ethics in the West on the history of modern and great influence, they in shaping western political and social groups person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ut the fact that two kinds of ethics are difficult to find that human society reality and ideal home. The reason is that they are not based on human nature integrity.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tries to from the angle of human nature make an elaboration of the moral level.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12年度科研项目“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教育现象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成果(项目编号:TER2012-007)。项目主持人:左群英
【分类号】:B82-09
【正文快照】: 道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兴旺与发达的命脉,因而对道德的重要性应该是无可争辩的。但问题的关键是道德应该以什么为基础,这是研究道德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但同时也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困扰着人类并为此争论不休的一个论题。笔者认为,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曾宪;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伦理体系导论[J];人文杂志;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伟,王维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马俊霞;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王峰;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朱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检测与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黄少成;傅安洲;;近30年来国内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萌;;《论语》中的德育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7 柳炳成;;浅论当前中等师范生的师德教育[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孙志娟;;以人为本视角下对传统少儿道德教育的反思[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黄跃进;学生道德意应能力的培养[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张建平;教师的创造性人格及培养模式[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付莉;;基于语言交际合作原则的高校德育教育用语分析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程红艳;;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环境思想的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蔡芳;罗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现实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龚艳珊;;浅谈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问题与对策[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香东;;公民意识教育与信仰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赵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生活化初探[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霞;;中职德育创新的四个开放[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燕;王磊;张海燕;;探究对大学生实施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途径[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冯丰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下高校德育教师的自我完善[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8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阮登方;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勐;硕士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曹良韬;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商秀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姚颖;中部地区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周孟杰;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有效途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杜全伟;孔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仁娟;;浅论言语行为的伦理原则[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张宝石;;论儒家天人合德思想的伦理意蕴[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杨彦斌;;浅谈儒家伦理道德及现代启示[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杨彦斌;;多维视角看儒家伦理道德的建设性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于建福;朱学芳;武薇;;弘扬中华和谐文化 探讨儒家伦理道德传承之路——“第三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综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6 王森;;科学与中国儒家伦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1期
7 潘自勉;论儒家伦理精神及其现代遭遇[J];齐鲁学刊;1993年02期
8 潘玉萍;;儒家伦理道德的结构分析与其调整机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杨国才;儒家伦理道德对少数民族的影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郭夏娟;论密尔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J];中州学刊;199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勤;儒家伦理的历史命运[N];学习时报;2000年
2 李钧;人文学者“为生民立命”的人间情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张立文;儒教伦理与合经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瑜;唐代孝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63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6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