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旅游伦理构建的一个支点
本文关键词:乡土情结:旅游伦理构建的一个支点 出处:《伦理学研究》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中国传统社会,"乡土情结"在"旅人"的思想和行为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分量,它也是传统旅游价值生成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中,尽管旅游发生了多维度的改变,但是"乡土情结"的意义并没有被完全解构,它应该被时代所活化而成为旅游伦理构建的支点。
[Abstract]:In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local complex" occupie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thought and behavior of "traveler",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tourism value. Although tourism has changed in many dimensions, the meaning of "local complex"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deconstructed, it should be activated by the times and become the fulcrum of tourism ethics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分类号】:B82-053
【正文快照】: 无论何时何地,对于那些外出的游子来说,总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令其心系,总有一个暖心暖意的故园令其梦牵,总有一种熟悉的乡音萦绕耳际……。蓬飘异乡多年,也很难消减这份热忱,那份牵挂雕镂在记忆里一直都那么鲜明,这就是人们常说“乡土情结”。中国人的这种“情结”不仅体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欢;土地、政策与农民心态[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伟涛,陈昌文,陈运,黄乐;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周良发;;梁漱溟与钱穆的文化观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6 陈徽;“以才论性”与“因情定性”——孟子性善论之致思理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杨邦荣;;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文化机理及其实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王浩斌;;风险社会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伦理重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琪;于晓南;;我国古代观叶植物文化探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2 潘琪;;公路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汪树东;;“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建构与展开—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为例[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都鹃;李守信;;浅析道家之“道”[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6 余子龙;;编辑的文化寻根[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7 于建设;;红山文化十讲[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芦文龙;;技术的外部性探讨[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李承贵;;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近代转型——兼论严复对传统研究方法近代转型的贡献[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10 傅太柏;;当代森林立法将森林主要功能调整为生态功能的熵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清华;;乡土之思:一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柯灵《乡土情结》欣赏[J];名作欣赏;2007年19期
2 杨濻;;历史的放逐与现实的回归——论苗族民间艺术中的乡土情结[J];民族艺术;1991年03期
3 钟友循;;试论新时期湖南小说的乡土情结[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4 杨漺;历史的放逐与现实的回归——苗族民间文艺中的乡土情结[J];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01期
5 田筱鸿;沉落前的回望──论湘西作家的乡土情结兼谈向启军的散文[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6 柯灵;;乡土情结[J];名人传记(上半月);2008年09期
7 于东新;;“乡土情结”的诗性言说——关俊利《乡村牧歌》解读[J];草原;2010年12期
8 杨晓敏;;赵新的乡土情结——赵新小小说印象[J];文学港;2012年06期
9 朱绍斌;;“秋、月”意象与乡土情结[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钱国宏;;乡土情结[J];思维与智慧;2007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生贵;乡土情结的文化美学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毛天祥;别再逼企业家们“拉帮结伙”[N];民营经济报;2006年
3 毛天祥;别再让企业家们“拉帮结伙”[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井石;割不断的乡土情结[N];青海日报;2002年
5 吴义勤;乡土情结与现代意识[N];文艺报;2003年
6 陈先元;春节:传统节日的当代解读[N];解放日报;2004年
7 全国政协委员 何星亮 本报记者 杨雪梅 整理;过好我们的“文化年”[N];人民日报;2011年
8 龚丹韵;回家,,再远也要回家[N];解放日报;2014年
9 南京大学教授 朱国云;创业富民: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的现实选择[N];人民日报;2010年
10 丁杨;从头读孔孟 文思故乡来[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立志;乡土情结和民族意识的二重变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萍;论贾平凹的乡土情结[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白忠德;都市里的乡土歌者[D];西北大学;2009年
4 春阳;黑土地上的坚守—蔡天心论[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利英;九十年代河南乡土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67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67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