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人道主义:谋划与生活——关于中国道德现状认识的方法论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09 02:17

  本文关键词:人道主义:谋划与生活——关于中国道德现状认识的方法论问题 出处:《哲学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人道主义 谋划 生活 关于 中国 道德 现状 认识 方法论 问题


【摘要】:正本文的旨趣不是对中国道德现状进行认识,而是探讨正确进行这种认识的方法。一、如何认识现状?当我们试图认识道德现状时,有两个前提性的问题:何为道德"现状"?何为"认识"?"现状"和"认识"这两个近乎常识的概念,直接决定着我们对问题的把握及其正确性。"现状"就其是现实状况而言,当然就是"事实"本身,在此意义上认识现状就是认识事实。然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no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morality, but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correctly carrying out this understanding. First, how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When we try to understand the moral status quo, there are two leading questions: what is the moral "status quo"? What is "knowing"? The concepts of "status quo" and "cognition", which are close to common sense, directly determine our grasp of the problem and its correctness.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the reality itself as far as it is concerned. In this sense, to know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to recognize the fact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德冷漠’现象的道德哲学研究”(编号12AZX010)的阶段性成果,并获得江苏省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的支持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本文的旨趣不是对中国道德现状进行认识,而是探讨正确进行这种认识的方法。一、如何认识现状?当我们试图认识道德现状时,有两个前提性的问题:何为道德“现状”?何为“认识”?“现状”和“认识”这两个近乎常识的概念,直接决定着我们对问题的把握及其正确性。“现状”就其是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9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10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4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5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399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99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9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