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麦金太尔之正义观:比较与启示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与麦金太尔之正义观:比较与启示 出处:《北方论丛》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克思和麦金太尔虽没阐述系统严谨的正义理论,但他们对社会正义问题都有深切的关照和深入的思考。马克思和麦金太尔在探讨社会正义问题时有共同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通过对正义的首要对象、正义的逻辑起点、正义实现的途径以及正义的旨向等方面进行比较,从理论上厘清马克思与麦金太尔在正义观上的紧密联系和不同的学术见解,可为我们社会正义观培育与建构提供多元视角和借鉴意义。
[Abstract]:Marx and Macintyre did not elaborate the systematic and rigorous theory of justice, but they have deep concern and deep thinking on the problem of social justice. Marx and Macintyre have common points in discussing the problem of social justice. But there are also essential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first object of justic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justice, the way to achieve justice and the purpose of justice are compared. To clarify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 and Macintyre in the view of justice and different academic opinions in theory can provide a multi-angle of view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justic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B82-091
【正文快照】: 正义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当代政治哲学的研究和思考的核心范畴。马克思在其卷帙浩瀚的著作中,关于正义话题尽管没作集中的专门论述,却不乏精辟的论述和深邃的思考。以美德伦理著称的英美哲学家麦金太尔对正义问题也没有系统专门严谨的论述,但他立足于西方思想史的历史考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国希;;麦金太尔:亚里士多德式的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盈华;;“冶容诲淫”之逻辑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陈义平;王燕;;论亚里士多德政治正义的内在逻辑生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陈天梅;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吴先伍;;人的发现与隐没——现代性内在矛盾的历史审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允春喜;;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理论渊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杨佳;;教育领域中的伦理学思维艺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5期
8 彭麟淋;;“是”与“应当”分裂产生的思想根源追溯[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王振林;;伦理道德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J];长白学刊;2008年01期
10 徐锋;;政治伦理审视下的政党、责任政治与民主[J];长白学刊;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茂堂;李家莲;;当今国内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秦行音;;全球伦理思想及其共同道德价值观教育发展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朱法荣;;在场与幸福: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的伦理价值[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萧湛;;论宗白华美学的伦理学内涵[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岳丽艳;王海传;;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提升的同向性的人学追问[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于洪生;;文化视域下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7 白刚;;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模式的转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1年
8 刘继高;夏从亚;;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视阈下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岑孝清;;文化的科技创意与人的自由发展[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田心铭;;文明进步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的一点理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7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9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4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倩倩;罗尔斯“正义稳定性”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董天宇;我国防控甲型“H1N1”流感中的若干伦理冲突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清华;艾滋病防控中的部门协作长效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红艳;我国艾滋病预防中的主要生命伦理难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慧慧;论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的检察监督[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鲁克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历史目的论[J];河北学刊;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述刚;黎庶乐;;麦金太尔对实践与德性关系的阐释及其现实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李霞;;麦金太尔的美德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马雪影;;浅析希腊传统德性的内在分裂——兼论麦金太尔的德性复兴[J];哲学动态;2012年06期
4 党永强;德性的困境及其超越──对麦金太尔德性观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肖士英;现代德性准则立足点与结构的反思──麦金太尔现代德性准则观批判与重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欧世平,袁修雨;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麦金太尔政治哲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李洪卫;价值形成与移动的社会与知识条件——麦金太尔关于近代以来价值变迁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龚群;麦金太尔论给予和接受的德性[J];伦理学研究;2004年01期
9 秦越存;麦金太尔的实践观及其意义[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10 史蒂夫·古迪尔;;宽恕的力量[J];现代交际;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永翔;;麦金太尔的泛亚里士多德主义谬误——以分析荷马史诗的αρετη观念为例[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郭洋;走近笑星麦金太尔[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张言亮;麦金太尔与道德相对主义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李公明(艺术评论者,,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我的2003年[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4 陈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道学家”书目[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5 汪晓;自由主义两个面[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亢丽娟;麦金太尔道德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2 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谢礼圣;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李娜;批判与追寻[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义天;当代美德伦理学研究:关于伦理多样性的论证与辩护[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蕊;重述的历史和历史地叙述[D];华侨大学;2012年
2 杨述刚;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孙艾娣;论麦金太尔的德性观[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高兴臣;麦金太尔的德性论评介[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张亚丽;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文静;麦金太尔德性伦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徐妃妃;麦金太尔美德实践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8 张言亮;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批评[D];清华大学;2006年
9 王香萍;麦金太尔道德哲学的方法论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开林;麦金太尔德性论及其德育意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0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00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