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
本文关键词:反思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 出处:《理论月刊》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常意义上的反思,指的是人们对以往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深刻的理性思考。通过这种思维活动,我们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获得启发,从而对将来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及时有效的反思活动对个人的成功成才、企业的长足发展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生产、生活中,把反思理论应用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需要树立反思意识,掌握反思方法,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反思。
[Abstract]:Usually reflect the meaning, refers to the systematic review and profound rational thinking of the past thoughts and actions. By this thinking, we can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rom the inspiration, so as to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for futur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Success in a timely and effective reflection on activities the prosperity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countr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life,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to practice reflection of objective world and subjective world, need to establish the reflective consciousness, grasp the introspection method, done in a planned, purposeful, targeted reflec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到“反思”一词。个人在经历了重大挫折后会进行自我反思;企业在效益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要开展经营反思;国家在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社会矛盾突出时需要对各个方面及时反思……那么到底什么是反思?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为什么都需要反思?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科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文红;周海春;;当代伦理学教育的三个误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聂文军;;改革开放30年西方伦理学研究回顾与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任德新;论个体道德意识辩证发展中的自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罗卫东;经济学与道德——对经济学某些倾向的反思[J];浙江学刊;2001年05期
5 颜青山;对知识的伦理学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张喜平;;发展伦理学:伦理学展开的新路径[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蔡炎斌;;生命问题的遮蔽:我国传统道德教化历程回顾与反思[J];求索;2006年01期
8 韩一丹;;古代家庭伦理中的德育思想及现代反思[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9 姬志闯;;环境伦理的实用主义图景[J];理论界;2008年02期
10 张明;杨明;;我国市场经济伦理构建的必要性及现实性[J];唯实;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应;贺志敏;;常修为政之德[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2 赵润琦;;论自觉理想的本质和功能[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范明英;郑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特征与彰显路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刘法中;张樱桃;;代际亲情互动共享天伦温馨[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高兆明;;耻感与自由能力[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郑丹平;;追求崇高——从孔子主体性道德观说开去[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7 王四达;;呼唤真诚的生活——从人性的角度看建设和谐社会的支点与环节[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崔永和;;发展生产力的多维路径及其生态伦理审视[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9 李太平;;清代乾嘉汉学德育思想的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黄植文;;家庭道德建设与代际关系调适[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侯伟东;钱永祥:“平等”理念的梳理与反思[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周中之(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消费伦理观念变革的反思[N];文汇报;2002年
3 陈光宇 迟学芳 ;树木有道德身份吗?[N];浙江日报;2005年
4 高兆明;耻辱与自由能力[N];光明日报;2006年
5 ;展望新世纪的价值观建设[N];光明日报;2000年
6 蒯大申;拉开“窗帘”看规则[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7 李汉秋;和谐文化 宅心仁爱[N];人民政协报;2006年
8 陈忠;发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发达地区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07年
9 甄言;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认识问题[N];北京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鑫;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2 裴传永;中国传统忠德观的历时性考察[D];山东大学;2006年
3 倪素香;善恶论[D];武汉大学;1998年
4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施祖军;商业之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方秋明;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正荣;生态伦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几点反思[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2 朱景辉;道德自觉及其培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沈琴;道德认同[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谢韪蔚;论“生态伦理何以可能?”[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陆敏;终身道德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凌燕;现代生命科技对生命伦理的挑战与反思[D];广西大学;2008年
7 顾娟;传统孝道对高职德育的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哈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法制化的必要性和意义[D];内蒙古大学;2003年
9 杨萍;网络信息污染的伦理反思[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张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塑造现代人素质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417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1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