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个体美德与制度原则——公正的两个维度

发布时间:2018-01-13 23:14

  本文关键词:个体美德与制度原则——公正的两个维度 出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公正 个体美德 制度原则


【摘要】:自由主义主张公正是制度和法律的首要原则,认为制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决定性要素。但事实上,一种公正法则无论多么完备,如果人们不具备良好的德性或品格,都不可能对他们的行为发生作用;同样,一个具备公正美德的个体在一个不公正的制度体系下也无法实现"好的生活"。因此,公正应兼具个体美德和制度原则两个维度,公正的制度为个体实现好的、有尊严的生活提供制度背景与社会环境;具备公正美德的个体为公正从理念到实践的转换提供了主体意愿动机和道德心理资源,这两个维度的契合才可能造就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正社会,但这种公正也仅是有限的和相对的。
[Abstract]:Liberalism justice is the primary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and law system, that justice is the decisive factor of social justice. But in fact, no matter how perfect a justice rule, if people do not have good virtue or character, can not on their behavior for a fair; similarly, the individual virtue in an unjust system is unable to realize the "good life". Therefore, justice should have two dimensions of individual virtue and system principle, the justice system for individual to realize good, provides the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environment have the dignity of life; have just virtue of the individual justic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onversion provides the main motivation and willingness of moral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with the two dimensions of social justice it may create a real sense of justice, but this is only limited and relative.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权力的变迁与诚信美德(项目编号:2014SJB5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51
【正文快照】: 公正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理想原则,从人类开始哲学思考至今一直是一个被密切关注的范畴。关于它的起源、内涵、原则、依据、目的等在哲学伦理学史上众说纷纭,但总的说来公正首先是作为一个政治伦理原则被分析和诠释,关涉的是国家如何合理地调节有限的资源与人们无限的欲望之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深装集团董事长 汪家玉;制度管理要突出人文精神 文化管理要重视制度原则[N];中华建筑报;2006年

2 文建军;执行力是检验建章立制优劣的重要标尺[N];青岛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1420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20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7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