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六辨》序和跋

发布时间:2018-01-14 11:36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六辨》序和跋 出处:《伦理学研究》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道德 传统伦理学 创造性转化 生命结构 研究传统 中国古代哲人 文化哲学 运思方式 修养境界 义利之辨


【摘要】:正自序研究传统文化,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至少需要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什么是应当?"是什么"是对传统文化的事实判断。就是从历史的视阈回答什么是传统文化,它在历史的行程中积累了哪些丰富的内容;"为什么"即推究传统文化
[Abstract]: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what is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Why? What is supposed to be? "what is" is a factual judg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to answer what is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what rich contents it has accumulated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 "Why" is to inquire into traditional culture.
【分类号】:B82-02
【正文快照】: 自序 研究传统文化,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至少需要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什么是应当? “是什么”是对传统文化的事实判断。就是从历史的视阈回答什么是传统文化,它在历史的行程中积累了哪些丰富的内容;“为什么”即推究传统文化生成、演化的所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洁;;构式语法解读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J];海外英语;2017年13期

2 彭芳;秦洪武;;倒置动结式的事件语义分析[J];外语学刊;2017年04期

3 魏薇;黄志芳;;汉语动结式共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4 周利萍;;英汉作格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5 徐承萍;;形符频率、词汇频率和形义映合凸显度在英语构式习得中的效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03期

6 杨玲;;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状态变化动词语义-句法界面比较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7 沈梅英;;错位致使动结式语义、句法及其语用动因研究[J];现代外语;2017年04期

8 刘小川;;南昌方言“×人”式复合词考察[J];华中学术;2017年01期

9 蔡军;张庆文;;汉语隐性事件性致使句的句法语义研究[J];现代外语;2017年03期

10 李宏德;;句子结构中的焦点问题研究刍议[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琪;;汉语非典型动结构式的论元结构分析[J];汉语学习;2013年03期

2 祁峰;;汉语焦点的类型及其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13年02期

3 吴淑琼;;汉语动结式非典型内在致事的语法转喻研究[J];外语研究;2013年02期

4 周长银;;现代汉语“追累”句式的生成研究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吴淑琼;;语法转喻的含义、特征和运作模式[J];外国语文;2011年06期

6 刘芬;白解红;;英汉非原型被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探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占雨燕;;复合动词“追累”“看哭”等的句子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10期

8 吴淑琼;文旭;;“A+点”祈使结构的语法转喻阐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殷红伶;;英语动结式的语义结构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施春宏;;从句式群看“把”字句及相关句式的语法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文;《德性源流——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介评[J];江海学刊;2005年05期

2 吴圣正;中国传统道德的特性及其现代转化[J];船山学刊;2005年02期

3 关健英;;怎样认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和”[J];红旗文稿;2006年18期

4 张怀承;;论中国传统道德的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7年02期

5 关健英;;怎样认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和”[J];理论参考;2007年02期

6 周辅成;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三个特征[J];冶金政工研究;1994年05期

7 郑桂田;中国传统道德与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J];殷都学刊;1995年01期

8 王颖;中国传统道德研究的新探索——评《中国传统道德举要》[J];道德与文明;1997年04期

9 杨威,陈红;寻求道德现代化的传统依据——《中国传统道德举要》评介[J];求是学刊;1997年04期

10 王正平;试论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基本特点[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丽春;邵汉明;;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化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曾红;杨鑫辉;;试论中国传统道德人格的现代延伸[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王玉梅;;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精神文明[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4 林滨;;以诚信为视角,透视中国传统道德在当代的承继与发展[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初明利;张坤;;恩德文化与大学生恩德观教育[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6 覃勇;;从传统与现代差别看道德的继承和扬弃[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蔡正发;;实施孝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8 刘明苏;蒋赐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展史初探[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9 刘明苏;蒋赐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展史初探[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10 周涛;;德性的荒野及其拯救[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严咸荣;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的新进展[N];光明日报;2005年

2 徐柏才 狄奥;谈谈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换[N];光明日报;2006年

3 陈泽环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暨哲学学院;学会说中国传统道德话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任正英;“人体宴”之类需要治本[N];中国妇女报;2004年

5 何少川;弘扬民族先进文化[N];福建日报;2006年

6 ;“十一五”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摘要)[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秀娇;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的传承[D];延边大学;2015年

2 张旭洲;中国传统道德人格的现代转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范文文;论中国传统道德信仰[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4 孙代娣;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法治的融合[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23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23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8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