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利主义的论证及其理论意义
本文关键词: 系统 功利主义 论证 理论意义 出处:《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系统功利主义思想是一种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对功利主义理论展开研究的最新成果,它试图解决康德道义论与功利主义之争,同时调和规则功利主义与行为功利主义之间的对立,把道义论与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与行为功利主义统合起来。由张华夏提出的系统功利主义思想经过陈晓平的修正与改进得以进一步完善。系统功利主义思想是一种道德哲学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有效尝试,统合了道义论与功利主义,通过区分公德与私德强化了理论体系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Abstract]:The thought of systematic utilitarianism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the research on utilitarianism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system. It tries to solve the dispute between Kant's deontology and utilitarianism. At the same time, it reconciles the opposition between rule utilitarianism and behavioral utilitarianism, and puts deonticism and utilitarianism. The thought of systematic utilitarianism put forward by Zhang Huaxia was further perfected by Chen Xiaoping's amendment and improvement. The thought of systematic utilitarianism is a kind of standardization of moral philosophy. And an effective attempt to make it more scientific. It combines the theory of morality and utilitarianism, and strengthens th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by distinguishing public morality from private morality, which has strong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国家民委2014年科研项目“民族地区科技文化价值体系构建”(14GX2015) 广西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混杂实验室2013年开放课题一般项目“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思想对程序自动化的影响评介”(HCIC201307) 广西高校2015年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系统功利主义视野下的生态文明”(KY2015YB082) 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科研项目一般项目“黑尔的双层功利主义思想研究”(2014MDYB006)
【分类号】:B82-064
【正文快照】: 伦理学史上,传统观点认为,康德的道义论与传统功利主义作为两种最经典的学说处于伦理学说对立的两极。长期以来,康德主义与功利主义各执一词,互相对立,甚至是水火不相容。道义论认为,判断行为正确或错误的标准不是行为产生的善最大限度地超过恶,而是行为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正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则渊;;科学王国和道德王国的统一——面向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探索之路[J];科学文化评论;2004年06期
2 杨耀坤;科技伦理学的激励型规范与系统功利主义——科技伦理学激励型规范与约束型规范的互补结构浅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陈晓平;伦理与科学──兼评张华夏的《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05期
4 齐磊磊;;科学王国与道德王国的交叉视野和统一论证——读《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第2版)[J];哲学分析;2011年06期
5 陈晓平;;系统功利主义及其应用[J];伦理学研究;2012年05期
6 陈晓平;评《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肖凤良;;功利主义的现代复兴——行为功利主义与准则功利主义述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薛桂波;;论科学的“良好秩序”及其责任架构——基于克彻尔科学进展理论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7期
3 薛桂波;;社会型塑下的科学共同体:自主与责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杨耀坤;科技伦理学的激励型规范与系统功利主义——科技伦理学激励型规范与约束型规范的互补结构浅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张华夏;博弈论与霍布斯问题──兼答陈晓平教授的批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05期
6 张华夏;论道德推理的结构[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02期
7 齐磊磊;;科学王国与道德王国的交叉视野和统一论证——读《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第2版)[J];哲学分析;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查燕;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葛飞飞;重审科学与伦理的关系[D];南京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则渊;;科学王国和道德王国的统一——面向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探索之路[J];科学文化评论;2004年06期
2 邓晓芒;康德论因果性问题[J];浙江学刊;2003年02期
3 陈晓平;伦理与科学──兼评张华夏的《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05期
4 陈晓平;;关于“还原”和“突现”的概念分析——兼论心-身问题[J];哲学研究;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宏峰;;日常生活共同体的研究范例及其理论意义[J];学术交流;2010年05期
2 江渝;张瑞利;;论“圣人”观念之于“意境”范畴的理论意义[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0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486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8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