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休闲伦理的四大基本理念

发布时间:2018-02-05 19:51

  本文关键词: 休闲伦理 基本理念 出处:《伦理学研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综合古今中外休闲伦理的研究成果,吸收当代社会人们休闲生活的成功经验,着眼于幸福人生和高品质生活的价值目标,我们认为,现代休闲伦理应当以健康与舒适、愉悦与幸福、低碳与环保、优美与高雅四大基本理念为支撑来建构自己的精神大厦,形成扎根传统、适应现实、面向未来的休闲伦理学理论体系。
[Abstract]:Integrat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leisure ethics at all times, absorb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people's leisure lif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focusing on the value goal of happy life and high quality life, we think. Modern leisure ethics should be supported by the four basic concepts of health and comfort, pleasure and happiness, low 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auty and elegance to build their own spiritual edifice, take root in tradition and adapt to reality.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leisure ethics facing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B8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家耕;略论大学生休闲教育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张敏;;加强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陈钦;;影响福州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主要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4 王琪延;北京将率先进入休闲经济时代[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汤宇华;大众文化与“大众的文化”、“文化的大众化”[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年01期

6 李杰凯;竞技运动文化系统广义进化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朱寒笑;苗大培;;论运动休闲的哲学意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邱丕相;王岗;;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9 韩丁;;高等体育院校的“休闲与健康”公共服务供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王国祥;李金龙;刘英辉;;20世纪的社会进步与人类的休闲体育需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泓;;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之一[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宋妍;;“大众传媒时间”观与实现休闲理想的悖论[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楼嘉军;徐爱萍;;休闲时代上海城市休闲功能及空间特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马惠娣;刘耳;;城市、宜居城市及城市的气质——休闲学视域中的城市[A];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7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郝峧;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秦政;价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启瑞;上海市公园中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梁慧;马克思休闲思想视角下我国休闲经济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晓虹;溧水县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乔佳;河北省理工科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海宾;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行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殷小林;重庆市休闲空间布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邓应华;长沙市大学生休闲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娄雪冰;旅游年票现象的经济学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桂美;;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休闲伦理及其道德价值[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罗春潮;;论休闲生活的道德规范[J];人民论坛;2010年14期

3 吴文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休闲价值观刍议——兼议闲暇道德和休闲伦理[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4 王永明;;休闲伦理研究的当代进展[J];探索;2009年05期

5 李旭荟;论环境保护的伦理要求[J];上饶师专学报;1996年05期

6 刘慧梅;张彦;;西方休闲伦理的历史演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4期

7 毛伟霞;;伦理规范与道德之辨——从“人”的视角[J];考试周刊;2009年12期

8 杨振华;;先秦儒家孝思想的理论化成果:《孝经》[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谢海德;袁达;林仙果;;科技进步带来的伦理反思——以克隆技术为个案[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10期

10 王雅丽;;网络信息传播的伦理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坤;;关于休闲道德的几点思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林龙珍;;论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3 王乐;;对现代科技伦理问题的思考[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荣;王敏;;诚信作为政治伦理的价值[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边黎明;郑卫东;;科学、伦理及其关系与原则[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伍雄武;;儒学伦理思想在宋明时期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李荣;王敏;;论德治的政治伦理基础[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章立明;;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向现代经济伦理转换的可能性[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王玲;陈友庆;;网络道德研究现状与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曾慧芳;;科技伦理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洪宇;网络时代的公民良知[N];辽宁日报;2008年

2 胡德荣;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吴愿学;用生态伦理使生命之花永远灿烂[N];毕节日报;2008年

4 杨通进;作为伦理学基本理念的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丁骋骋邋沈飞昊;拾金有奖真君子[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李春成;发达国家行政伦理的特点[N];学习时报;2007年

7 郭淑新邋王建华;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N];光明日报;2007年

8 赫山区农科所 曹永生;论市场经济体制与伦理道德的关系[N];益阳日报;2006年

9 徐宗良;生命伦理的三项任务[N];光明日报;2004年

10 王早霞;第四媒介:呼唤网络伦理[N];山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晔;伦理规范的“基础”问题[D];中山大学;2010年

2 罗能生;财产权利与伦理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全庆;土地伦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天民;伦理创造论[D];吉林大学;2003年

5 李斌玉;生命伦理学的元伦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徐艳红;我国媒体自杀报道的伦理规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唐秀华;发展观的伦理蕴涵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其微;休闲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莫锋;当代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伦理审视[D];广西大学;2007年

3 鹿晓红;生态伦理规范下的现代技术应用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娜;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规范的现代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贺琼;“人肉搜索”的伦理规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易艳;关于网络伦理规范建构的若干问题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毛良升;论网络交友的伦理问题与规范[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邹定杰;“网络恶搞”的伦理审视[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凌国华;先秦德治思想视域下的当代行政伦理建设[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凡华;网民自我伦理的批判和重构[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92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92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