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幽暗性与欺诈性道德风险
本文关键词: 诚信 欺诈 道德风险 出处:《道德与文明》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欺诈性道德风险是经济运行活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商业欺诈的动机在于谋取更大的利益或非分的利益。在经济活动的非人为的、客观性的风险之外,出现了另一种风险,这就是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存在表明人性总有幽暗性的一面。人们或以诚信的手段,或以欺诈的手段,来满足自己追求利益的欲望。进一步完善法制,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是我们与经济欺诈进行斗争,减少道德风险的有效武器之一;重建经济诚信,则是防范道德风险的根本所在。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fraudulent moral hazard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economic operation. The motive of commercial fraud lies in the pursuit of greater or undivided interests. There is another kind of risk, that is, moral hazard. The existence of moral hazard shows that there is always a dark side of human nature. People satisfy their desire to pursue interests by means of good faith, or by fraudulent mean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rule of law, Strengthening self-cultivation of moralit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eapons for us to fight against economic fraud and reduce moral hazard, and to rebuild economic integrity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prevent moral hazard.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中心;
【分类号】:B8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李华华;;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磨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武立敬;刘月岭;;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黄晓;;适应与超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一点浅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9 宋慧;;利己与利他——从“亚当·斯密问题”入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0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王青原;;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6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7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子贺;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伦理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敏;市场经济下的“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J];理论月刊;2004年06期
2 于海;;打开道德诚信的死结——于海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J];学习博览;2008年12期
3 邰胜兰;;论诚信和道德[J];考试周刊;2008年45期
4 郭松江,黄法耀;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与诚信问题[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万敏;诚信·道德·法律[J];江苏商论;2005年11期
6 黄儒靖;;从道德诚信视角看征信制度建设[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鄢雪梅;;浅析中国现代“诚信”应赋予的时代内涵[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葛贤平;张洪根;;“道德公平性”:社会和谐的伦理基础[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02期
9 蒋云川;;关于诚信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曹刚;公民社会中的道德诚信[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汤建荣;;市场经济与诚信道德和制度伦理的重建[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黄启后;;从曾子妻对儿戏言说起——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札记[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伟;蒲丽娟;;食品安全伦理秩序的现代建构[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旭;传统经济道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失衡及其现代建构[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龙男男;中西诚信文化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信梦婷;大学生网络游戏的道德思考[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4 赵付娟;当代中国商务诚信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世敏;伦理视野下的理性行政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李婷婷;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96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9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