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气候公正:基于平等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03 12:06

  本文选题:气候公正 切入点:可持续性发展 出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气候公正是基于平等的可持续发展。从人际公正和社会公正的层面上讲,人的行动应当遵循自由的平等原则和机会均等原则。这种状态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达到平等和可持续性发展二者兼顾。坚持气候公正,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战略包括经济活动的低碳模式和提高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也就是减排和适应。建立整体性的财政资助和技术转让国际框架是应对气候变化当务之急。为了全球安全,发达国家需要在切断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的联系方面做出表率,并对发展中国家向可持续人类发展的转型给予支持。
[Abstract]:Climate justice is based on equi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uman ac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of liberty and equal opportunities. This state of affairs allows for a balance between e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o uphold climate justic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include low-carbon patterns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improved resilience to climate change, That is, emission reduction and adaptation. Establishing an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support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s an imperative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For global security, developed countries need to lead by cutting the link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to support the transi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
【分类号】:X22;B82-0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振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道德与文明;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亚;谭中杨;;论科学发展观蕴涵的环境伦理学思想[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2 李慧;;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沧桑;2010年10期

3 谭丽燕;;山西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世代伦理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4 季昌伟,孟宪霞;试论生态文明及其与精神文明的关系[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袁孝亭,王向东;重视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与地理观点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10期

6 姜文波;李茂山;刘建伟;;探究地理环境对我国南北方发展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7期

7 赵庆杰;;生态脆弱性、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8 黄巧玲;论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原则[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9 林红梅;;论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卞显红,王国聘,黄震方,王苏洁;评生态环境伦理学[J];生态经济;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恒生;文明的理性偏向与重建:走向和谐的文明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星洁;中职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黄小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喜英;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常俊贤;先秦时期水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董兆华;论绿色文明及其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徐向群;论传统孝道及其现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晓双;绿色消费的生态经济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饶欣;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及其伦理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丽红;生产伦理: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支撑[D];中南大学;2002年

10 林红梅;关于动物解放论的分析与批判[D];清华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Kevin Taylor;;可持续性发展未来的10年[J];IT经理世界;2009年06期

2 宋宗宇;陈佳;;电子废弃物的法律规制[J];生态经济;2006年09期

3 丁世刚;王立本;;济南市区水环境承载力现状及可持续性发展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11期

4 李贻玲;;环境成本在煤炭企业的应用[J];经济管理;2008年11期

5 曹海荣;沈志良;姚云;苏畅;;青岛地区生态足迹的初步估算[J];海洋科学;2009年11期

6 常战英,范韬;关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6期

7 童亿勤;劳雅婷;;浙江省本地生态足迹地域差异性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5期

8 吴薇薇;曹青原;;重庆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系统的构建及评价分析[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8年02期

9 童亿勤;劳雅婷;;浙江省本地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9年02期

10 郑宏丽;陈宇;赵良华;;谈人工自然对环境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9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海英;李媛;方普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李会岩;;浅谈我国森林资源的环境保护作用与可持续性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李越越;;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方法的探讨[A];首届贵州环境影响评价论坛论文选编[C];2008年

4 马丁.库珀威特;邢文长;;推行电镀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途径[A];2004北京推动电镀与精饰清洁生产技术论坛文集——无氰及代铬技术研讨[C];2004年

5 徐进波;王娜;;绿色设计——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刘齐;周建民;;我国绿色GDP发展困境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7 翟家骥;邵永怡;;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中水中优先监测物质的监测方法研究[A];2004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杰;;宝钢不锈钢冶炼炉渣的处理及综合利用[A];钢铁渣处理利用先进工艺与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熊前;张健;邹恒;;规模化犬场的环保措施[A];第十一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谢兰英;奚红霞;李忠;罗灵爱;;VOCs在MCA上的吸附动力学和有效扩散系数估算[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龙承海;发展的跨越[N];湖南日报;2009年

2 ;共创环保新世界[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记者 曲俊雅;世行报告为东亚发展模式“挑刺”[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金治平 李和卿;浅谈殡仪服务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N];中国社会报;2004年

5 宫明祥;绿色环保住宅思探[N];伊犁日报(汉);2006年

6 刘连科 耿金虎;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产业[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记者 古春婷;保护海岛垃圾“打包”[N];珠海特区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蔡立 通讯员  陈广宁;水生态保护 漓江碧波重拾记忆[N];中国水运报;2006年

9 洪福;致力环境经营共创和谐社会[N];科技日报;2006年

10 姚中林;采取多项措施抓节能减排[N];中国矿业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孝春;环境保护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林建桃;可持续性水景营造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罗栋林;羟丙基-β-环糊精对多氯联苯的增溶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黄丽萍;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5 朱骏锋;淮河流域工业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鲁岩;基于“3S”技术的金堂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赵蕾;系统动力学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彦;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9 曹君丽;电镀企业推广清洁生产的技术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10 罗本福;单级自养脱氮工艺亚硝化段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60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560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e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