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费道德哲学与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差异性
本文选题:奥特弗利德·赫费 切入点:道德哲学 出处:《社会科学家》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是"天人合一",它重在"合一"、"一体",不注重主体与客体之分,它与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融为一体,倡导一种个体服从整体的道德价值观,它一般从人性出发,解释道德的起源;赫费的道德哲学凸现生存中各个因素间相互联系及相互依存的辩证思维,致力于用道德来评估人的行为及社会制度是否合符理性,主张追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它对道德起源作了多维解说。赫费的道德哲学与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差异由中西方不同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及思维方式等因素所致。
[Abstract]:The ultimate value goal pursued by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 philosophy is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which focuses on "unity" and "integration", and doe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t is integrated with political thought and political system. Advocating a moral value of individual service from the whole, it generally starts from human nature, explains the origin of morality, and Herfe's moral philosophy highlights 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the interrelation and interdependence of various factors in existence. Committed to the moral evaluation of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system is rational, advocating the pursuit of personal interests, self-realiz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erfer's moral philosoph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 philosophy is caused by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geography, culture and mode of think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YJA720021)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1JCZX04YB) 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Y201119562)
【分类号】:B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于秀丽;王洪军;;论中西方的不同道德观[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正平;试论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基本特点[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 张怀承,贺韧;简析天人合德的理论意蕴[J];伦理学研究;2004年06期
4 张海燕;高靖生;;科学的正义维度探析——论赫费的科学技术伦理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5期
5 刘太恒;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传玲;张英;;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体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6期
2 杨明;;现代科技条件下中国传统道德的消解、转化与接纳[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沈国琴;;跨文化视野下的赫费道德哲学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刘军;李三虎;;科技治理:社会正义与公众参与[J];学术研究;2010年06期
5 皮伟兵;;荀子社会分层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6年02期
6 张登巧;;中国古代“恶”之存在论与价值论探讨[J];伦理学研究;2007年06期
7 沈国琴;;奥特弗利德·赫费的生活艺术学探析[J];学术探索;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华忠;善的支撑[D];吉林大学;2012年
2 蒋传光;中国古代社会控制模式的历史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李德龙;先秦时期“德”观念源流考[D];吉林大学;2013年
4 曹静;先秦兵家的军事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颖;墨子人生观简论[D];郑州大学;2011年
2 王萍;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治华;生态价值理念与当代人生观的“生态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传玲;论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现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娅;探析王弼“圣人”观的玄学底蕴[D];四川大学;2005年
6 陈晨捷;先秦诸子“德”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李学志;我国警察院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苏慧;中国传统道德对当代道德建设的价值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雅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当代价值探析[D];辽宁大学;2012年
10 潘靓;“德育”的另一种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建军;倪景涛;;植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中的伦理问题与道德责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赵迎欢;;技术的价值负荷:应用伦理学视域的解释[J];科学学研究;2006年06期
3 金岳霖 ,钱耕森;中国哲学[J];哲学研究;198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怀承;;论中国传统道德的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7年02期
2 王颖;中国传统道德研究的新探索——评《中国传统道德举要》[J];道德与文明;1997年04期
3 杨威,陈红;寻求道德现代化的传统依据——《中国传统道德举要》评介[J];求是学刊;1997年04期
4 苏瑞海;中国传统道德观与民族传统美德[J];实事求是;1997年02期
5 马跃进,谢东方;正确认识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两个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6 尚九玉;论中国传统道德理想人格及其现代价值[J];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02期
7 刘太恒;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8 王怡,王成;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8期
9 钱广荣;中国传统道德的制度化特质及其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齐刚;中国传统道德的传承活力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丽春;邵汉明;;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化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曾红;杨鑫辉;;试论中国传统道德人格的现代延伸[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王玉梅;;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精神文明[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4 林滨;;以诚信为视角,透视中国传统道德在当代的承继与发展[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初明利;张坤;;恩德文化与大学生恩德观教育[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6 覃勇;;从传统与现代差别看道德的继承和扬弃[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蔡正发;;实施孝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8 刘明苏;蒋赐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展史初探[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9 刘明苏;蒋赐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展史初探[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10 周涛;;德性的荒野及其拯救[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严咸荣;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的新进展[N];光明日报;2005年
2 徐柏才 狄奥;谈谈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换[N];光明日报;2006年
3 陈泽环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暨哲学学院;学会说中国传统道德话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任正英;“人体宴”之类需要治本[N];中国妇女报;2004年
5 何少川;弘扬民族先进文化[N];福建日报;2006年
6 ;“十一五”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摘要)[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旭洲;中国传统道德人格的现代转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范文文;论中国传统道德信仰[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3 孙代娣;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法治的融合[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73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57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