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时尚享乐主义批判

发布时间:2018-03-16 14:07

  本文选题:时尚潮流 切入点:享乐主义 出处:《学术论坛》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时尚已成为现代性的标志性符号。享乐主义者之沉溺时尚而不能自拔,纵容自我、及时行乐的态度和行为,导致生活品位与生存方式畸形化,加剧了主体自身的矛盾。追随流行时尚并非新的生活理想,而是理想和信仰迷失的现代表征。时尚潮流的反复冲刷致使个体道德成为盲从的牺牲品,人格尊严和道德完整性遭遇侵蚀。深刻反思时尚生活的利弊,正视时尚价值的相对性和有限性,自觉超越时尚享乐主义,回归人性、拥有自我,这是生命形而上的基本诉求,也是创造新生活理想的必要前提。
[Abstract]:Fashion has become the iconic symbol of modernity. Hedonists' indulgence in fashion and indulgence in their attitude and behavior lead to the malformation of life taste and way of life. Following popular fashion is not a new ideal of life, but a modern representation of lost ideals and beliefs. The repeated erosion of fashion trends makes individual morality a victim of blind followers. Personal dignity and moral integrity have been eroded. It is the basic appeal of life metaphysics to reflect deeply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ashion life, to face the relativity and limitation of fashion value, to consciously transcend fashion hedonism, to return to human nature and to have self. It is also the necessary premise to create the ideal of a new life.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社会享乐主义思潮研究”(12YJA710019)
【分类号】:B82-0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红;;论老舍小说中的个人悲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郑碧强;;城市女性白领整容时尚消费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赵飞;;浅析时尚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徐玉;;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大学生时尚消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5 轩红芹;忧郁:新世纪农裔知识分子的生存特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王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文化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7 冯旺舟;吴宁;;时尚的幻象与殖民化——基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王蕾;;时尚杂志:文本背后的消费主义[J];编辑学刊;2009年06期

9 李频;解读《时尚》连环梦[J];中国编辑;2003年05期

10 马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时尚的建构与传播——以《今代妇女》为例[J];编辑之友;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静;;关于时尚的伦理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徐连明;;时尚杂志流行文化中的白领形象研究——以《时尚·COSMO》为个案[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王晓慧;;个体的终结——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权益法律保障问题研究[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4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有奎;;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的内在关系探析[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欢;超越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史清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唐静;“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晓锐;论时尚传播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嬗变及其特征[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6 王静怡;当代中国转型时期大众服饰审美观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7 张悟岩;优雅的反叛[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贺贝;现代生活方式与室内纺织品视觉表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9 谢芸洁;研究《昕薇》杂志带动我国青年服饰风格的流行[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方美红;城乡差别视角中农村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红;享乐主义的成因、实质及危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罗秋立,何良安;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4年06期

3 崔雪茹;;变革之际道德批判的困惑及其出路[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崔雪茹;;当今道德批判的困惑及其出路[J];晋阳学刊;2009年06期

5 卢风;“有趣的”与“有意义的”——对当代享乐主义的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马如俊;;社会制度中的良善生活——马克思和杜威的伦理学构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李洪祥;人生价值观二题[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7年12期

8 何良安;;从“类存在物”及其生命实践看马克思的道德批判——基于与亚里士多德相关概念的比较[J];江淮论坛;2007年01期

9 王庆五;关于市场经济的道德思考[J];真理的追求;1997年07期

10 刘好香;试论享乐主义人生观与人类的现代危机[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文恺;韩跃红;;先秦儒家的生活理想[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2 沈善洪;王凤贤;;关于“五四”时期对传统道德批判的反思[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3 朱贻庭;;论“见利思义”与“成人”人格[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兵;;试论“新儒学”在市场经济下的功用[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戴艳军;刘则渊;;论科学技术的道德评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吴秋兰;;论对自利本能的道德关注——兼评近年道德评价热点事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小锡;重建市场经济的道德坐标[N];鞍山日报 ;2007年

2 毛U_红;企业如何搞好职业道德建设[N];贵州政协报;2006年

3 熊坤新;我国法伦理学研究的视角、方法和前景[N];人民日报;2004年

4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王小锡;重建市场经济的道德坐标[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王建辉;论适度性消费伦理的构建[N];光明日报;2007年

6 郭洪新 王君琦;如何看待生活方式世俗化倾向[N];北京日报;2000年

7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王珏;驱逐伦理:物欲笼罩的精神危机[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大理州社会保险局副局长 王正泰;关于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思考[N];大理日报(汉);2010年

9 王涛;重修养者成大业[N];江西日报;2011年

10 刘颖余;在“拒绝冷漠”的口号之外[N];工人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新;消费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海;当代中国享乐主义思潮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常建军;基于“非主流”文本的晚明市民道德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陈莉妤;中国女性消费主义倾向的伦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苗;和谐道德及其当代建构[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5 宋震;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范与重建[D];吉林大学;2007年

6 魏静;论当代社会爱情的道德责任[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金香花;重读亚里士多德之德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史磊;孔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妙桃;绿色消费:符合生态伦理的现代消费方式[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钟婧;亚里士多德幸福理论及其现代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0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20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3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