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的道德经济:非营利行为与非营利部门
本文选题:道德经济 切入点:非营利部门 出处:《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个结构复杂、规则多样的社会,被转变为结构简单、规则单一的社会,它的组织原则和运作原则,越来越围绕于"市场一国家"这个轴心。在这个二元对立中,公司和追逐私利的个人成为市场经济社会的主体,而实行强制性税收和调控的国家,即使变得廉洁和高效,似乎也只是作为一种必要的强制性而存在。这种看法几乎就是主流的经济学教科书对市场和国家的典型描述,不仅在渐渐成为经济转型的实施蓝图,也在逐渐成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a society with complex structure and diverse rules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society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single rules, its organizational and operational principles. Increasingly around the axis of "market-state". In this dualistic opposition, companies and individuals pursuing private interests become the mainstay of the market economy society, and countries that impose compulsory taxation and regulation, even if they become clean and efficient, It seems to exist only as a necessary compulsion. This view is almost the typical description of markets and countries in mainstream economics textbooks, not only as a bluepri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but also as a blueprint for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B82-0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历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龙长安;高力克;;联邦制、国家统一与两种话语之争——对近代中国联邦制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9 乔印伟;;论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基础[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10 谭智奇;廖顺余;冼平芳;;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4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艳晴;;健全行政问责制,构建责任型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刁铭玉;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理论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艳蓓;;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与公民教育[J];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2 韩东屏;有效制度安排:市场经济走向道德经济之关键[J];道德与文明;2000年06期
3 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在中国的兴起[J];学习与实践;2006年10期
4 施晓花;;构建公民社会的多元价值观[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6期
5 张舜清;;公民社会与儒家伦理[J];中州学刊;2006年04期
6 杨喜梅;;公民社会—公民道德权利建设的进路与期待[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杨喜梅;;我国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公民道德权利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8 刘少东;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之我见[J];理论视野;1995年05期
9 唐阳昭;道德经济及其发展的意义[J];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05期
10 邓新年;;论当代中国公民伦理建构的基本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马寅卯;;国际善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3 江雪莲;;和谐社会的政治构建和伦理构建论纲[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李超;;市场经济的非道德性与公正要求[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云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伦理价值观的三个重要变化[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崔宜明;;道德哲学之重建——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与伦理变革[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7 张继栋;;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观念的更新[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黄云明;;论孟子的立法伦理思想[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廖加林;;公私观念与公德、私德[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杨志刚;;《朱子家礼》与中国礼学的若干问题[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曲瑞华;“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肖俊;公民社会的义务伦理[N];深圳特区报;2010年
3 甘绍平;走进公民社会的应用伦理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丁栋虹;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性[N];中国经营报;2002年
5 崔卫平;公民参与和社会正义[N];南方周末;2004年
6 王里;探询经济与伦理的内在契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湖北大学 戴茂堂;敞开伦理学的情感维面[N];光明日报;2010年
8 石剑峰;徐贲谈公共话语的伦理[N];东方早报;2010年
9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乔洪武;经济伦理变革与公共行政伦理的构建[N];光明日报;2010年
10 首都师范大学 王淑芹;消费伦理:公民社会的公共德性[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兆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粤;公民信息权利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廖加林;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基础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熊节春;善治的伦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5 李新庚;信用论纲[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朱虹;社会中介组织的伦理审思[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洁;制度诚信与公民伦理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喜梅;公民伦理与道德权利[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晓霞;论道德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调节功能[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侯建华;马克思主义个人伦理价值函数分析及其教育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韩巧灵;城市社区民间组织的道德建设功能及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葛松云;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伦理困境与对策[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赵雅婧;道义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及其和解[D];燕山大学;2010年
9 许静;诚信的历史路径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田海;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伦理学探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8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38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