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角下的政府信用文化解析
本文选题:政府信用文化 切入点:伦理视角 出处:《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政府信用是社会伦理价值观的风向标,对社会信用文化起着导向性作用。它既是实施管理职能的伦理要素和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提升政府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推动现代政治伦理体制改革,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从伦理视角来看,政府信用文化建设主要包含诚信、公正、平等、责任、忠诚等方面的伦理要素。当前,政府信用在制度信用、组织信用和行政人信用等方面面临的一些伦理困境制约了政府信用文化的提升,探讨如何将伦理文化的软约束与法律制度的硬约束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升政府信用文化和公信力。
[Abstract]:Government credit is the vane of social ethical values and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social credit culture. It is not only the ethical factor and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func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link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government. It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modern political and ethical system and has a strong value of the times. From an ethical point of view,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credit culture mainly includes ethical elements such as honesty, justice, equality, responsibility, loyalty, and so on. Some ethical dilemmas faced by government credit in institutional credit, organizational credit and administrative credit restrict the promotion of government credit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ombine the soft constraint of ethical culture with the hard constraint of legal system. Can further enhance the government credit culture and credibility.
【作者单位】: 辽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
【分类号】:D6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文翠;;政府信用建设的伦理路径探析[J];学术交流;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华;;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磨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武立敬;刘月岭;;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黄晓;;适应与超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一点浅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6 宋慧;;利己与利他——从“亚当·斯密问题”入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7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丁隆;郭雅娟;;伊拉克战后政治发展的三个纬度[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5期
9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袁名松;;道德蜕化中的道德情感原因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李洪佳;;合作型信任——构建网络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杨秀香;李辉;;社会和谐对公共文明的诉求——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视角[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当代道德建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姚轩鸽;;税收伦理问题初探[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5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8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湘平;政府公信力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烨华;社会资本视域下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提升途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7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卫方方;亚当·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祖云;政府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素红;;成人礼对人生意义的解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杨青;;北京牛街回族姓氏定语的民族学解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3 刘婷;;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的矛盾解析及政策选择[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3期
4 陈昌福;;《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简介[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孙勇;;从制度理论角度解析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内涵[J];西藏研究;2010年02期
6 臧乃康;;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组织体系的解析与优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谷宇;;新时期中国腐败治理中的五大问题解析——“反腐败:经验与启示”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J];岭南学刊;2009年05期
8 范琳琳;;公共政策学者保罗·A·萨巴蒂尔的《政策过程理论》解析[J];湘潮(下半月);2011年03期
9 高云;;维护社会公平与公共政策的伦理取向[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10 徐秦法;;“行乞问题”的解析与应对[J];法制与社会;2006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丹阳;;解析与批评:当代行政改革视野中的公私伙伴关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婉茹;;行政伦理视角下行政决策责任制的构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建国 沈建波;解析“户改”新政策[N];浙江日报;2002年
2 王光雄;解析属地管理难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
3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汪峰 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 吴次芳;新的思维模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4 徐元善;行政伦理视角下的“非典型性腐败”[N];徐州日报;2007年
5 程国有;解析中国农民问题的成因[N];农民日报;2001年
6 潍想;一切为了居民 为了居民的一切[N];中国社会报;2000年
7 木子;锻造“减震器” 编织“安全网”[N];国际金融报;2001年
8 ;聚焦资政会[N];安徽日报;2004年
9 任志安;公安行政管理:从专政走向服务[N];人民公安报;2003年
10 陈甬沪;试论建设信用工商的文化价值取向[N];中国工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沫;公共伦理视角下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解析及构建[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传军;管理主义政府模式的终结[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3 张军;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文化解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延民;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行政人员伦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张春晖;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3 李鸿熙;“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社会功能解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夏龙梅;行政伦理视角下中国公务员行政责任冲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志文;行政伦理视角下行政人员的角色冲突及其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史诺;行政伦理视角下基层公务员形象塑造[D];吉林大学;2009年
7 谭宏伟;中国反腐败问题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8 易丽丽;官僚制下行政人的伦理困境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王东毅;政策执行梗阻的伦理审视及治理对策[D];湘潭大学;2007年
10 孙洁;试论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教育[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9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3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