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水伦理失范的理性诱因和文化重构

发布时间:2018-03-21 04:11

  本文选题:水伦理 切入点:缺失 出处:《学习与实践》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水伦理失范问题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以"天人合一"为价值基础的传统文化的弱化和现代文化中的理性异化。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为人与水的和谐提供了依据,并形成指导人们行为的伦理准则。近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弱化,"天人合一"的价值准则也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物欲文化和工具理性至上的价值观。现代文化中的理性异化让人与水关系由原有的和谐统一变成了凌驾支配关系。当今水伦理观和行为模式呈现出文化生态供给不足的态势,终至水伦理精神之缺失。为此,要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重构"人水和谐"的水伦理文化生态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人水和谐"的价值理念。
[Abstract]:The problem of water ethics anomie has a deep cultural reason-the weaken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ased on the value of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and the rational alienation of modern culture. The "harmony of nature and ma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water. Since modern times, with the weaken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value of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has become a history. Instead, modern material desire culture and the values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supremacy. Rational alienation in modern culture m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water change from harmony and unity to dominant relationship. Showing a lack of cultural ecological suppl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re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water ethic culture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water", and to establish the value concept of "harmony of man and water" in the whole society.
【作者单位】: 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㤘ZD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B82-0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慧然;;理性主义与西方现代性危机[J];学术交流;2010年06期

2 宋德华;传统文化与中国近代的变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吴美燕;;简述陈独秀的教育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王平;;羌族文化与羌族性格的双重展示——《羌族释比文化研究》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8 周舫;;四川古蔺苗族婚恋观的变迁调查及原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9 赵炎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刘元青;;“质测即藏通几”说申论——兼论方以智的中西文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红霞;;瓷性肌肤下的现代“身体”表述[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2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劲松;李林杰;;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超越——以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的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金杰;;云南经验:民族文化保护区的建设与民族文化发展链的衔接[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5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邓城锋;;香港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化学习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晋文;;市民社会与公众舆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李劲松;李林杰;邓丽花;曾北危;;基于内需主导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以长株潭“3+5”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为中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李劲松;李林杰;邓丽花;曾北危;;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论——以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10 陈力祥;;船山礼之形上属性辨正——以礼即理之礼与礼即气之礼之辨为视角[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夏英玲;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露霞;论潘玉良“合中西于一治”的艺术观[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9 沈婷;弗吉尼亚·伍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的时间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英林;赵继伦;;论诚信的文化精神[J];长白学刊;2005年06期

2 周建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文化重构[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吕福康;略谈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的定位问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02期

4 陈鹏生;;市场经济的培育与法律文化的重构[J];学术月刊;1993年11期



本文编号:1642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42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0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