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治理

发布时间:2018-04-01 02:28

  本文选题:网络传播伦理失范 切入点:传播社会学 出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中下层民众普遍性社会焦虑、社会中层组织的缺失以及知识分子集体失语在网络传播中的镜像反映。网络传播伦理失范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纾缓民众社会性焦虑、缓解社会结构性紧张需要公共行政部门主动建构公众传播的网络社会空间;社会结构的合理完善需要社会中层组织的大力发展并在公共事务管理和公众传播中发声;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公共角色的建构需要知识分子的"智识者"担当。
[Abstract]:The los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ethics is the general social anxiety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class people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Chinese society. The lack of middl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mirror reflection of intellectual collective aphasia in network communication also bring many troubles to people's life. To alleviate the social structural tensio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onstruct the network social space of the public communication, the reasonable improvement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need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middle level organization and the voice in the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and the public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public role needs intellectual "intellectual" to pla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4AXW001
【分类号】:G206;B8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蒋谢尔;;新媒体事件:“网络最优化”倾向与“公共领域”建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廖峰;;媒介素养与网络传播“把关人”的颠覆与超越[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朱剑飞;邵靓;;媒体缺位——传播失范的人文思考[J];南方电视学刊;2011年04期

4 李名亮;;微博、公共知识分子与话语权力[J];学术界;2012年06期

5 杨和宝;;新媒体“失范”——传播新技术的“罪”与“罚”[J];新闻世界;2011年06期

6 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J];浙江学刊;2004年06期

7 方维规;;“Intellectual”的中国版本[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行芳;;应该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郭慧峰;;对农民工权益救护的立法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3 凌斌;;现代性危机与政治实践:托克维尔的历史救赎[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5 周静;刘国红;;涂尔干人性论思想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周尚君;;马克思的法律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分析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7 于柏华;;社会实在的规范性与公私法的界限——与徐国栋教授商榷民法的“公私法混合说”[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8 熊金才;;论同性结合的民法规范[J];北方法学;2012年02期

9 魏亚萍;;我国农民生育行为的社会结构解释[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邹平林;杜早华;;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信念危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正汉;李国武;刘世定;;身份权利及其竞争——制约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种机制及其实证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于景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机制创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刘旭;;社会稳定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陈华;;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生;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肖新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田丰;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杨梅花;网络舆论监督下的公开审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谌凤;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职业认同中的应用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石岚;上海志愿者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奚春锋;社区文化社团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名亮;;现实与隐忧:微博意见领袖的话语权力[J];今传媒;2012年05期

2 郭镇之;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J];电视研究;2000年03期

3 赵毅衡;走向边缘[J];读书;1994年01期

4 许纪霖 ,陈思和 ,蔡翔 ,郜元宝;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三——道统学统与政统[J];读书;1994年05期

5 尹鸿伟;;宣传部门不能墨守成规[J];南风窗;2009年14期

6 田磊;;微博 新技术的美妙与危险[J];南风窗;2010年26期

7 邹广娱;;浅谈政府、媒介、公众的互动[J];新闻世界;2009年09期

8 道格拉斯·凯尔纳;李卉;;公共领域与批判性知识分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上海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11期

10 陈媛媛;;媒介越权行为反思[J];现代视听;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勤勤;;短信引发的四大伦理失范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骆勇;;网络伦理失范过程分析:发生、表现及其成因[J];理论与改革;2010年01期

3 王卉;;新闻传媒: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伦理失范[J];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02期

4 潘昌盛;;商业伦理失范及其构建[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5 向建州;;当前休闲伦理失范的问题及治理[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殷海然;伍尚一;;风险社会语境下微博舆论伦理失范现象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温俊;;我国公共管理伦理失范的成因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4年06期

8 宋锋;李买连;;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失范及其治理之策[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9 张黎;;传统孝道伦理失范的原因探析[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郗芙蓉;贺雪涛;;手机使用的伦理失范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达奇;当前网络伦理失范与治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2 张晓明;当前我国报业发展过程中的伦理失范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3 阳波;跟帖的伦理失范与疏导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4 张丽平;中国煤矿企业的伦理失范及对策[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谭子娣;当前广告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3年



本文编号:1693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93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7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