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中国古代德性论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8-04-08 09:12

  本文选题:德性论 切入点:生态伦理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是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德性论传统。它从人的主体地位出发而关怀天地万物;它主张成己成物、利人利物的根本价值追求与生态保护具有一致性;它倡导的生活方式包含着内在的生态美德,可以推动当代人进行生活方式的合理改变;它崇尚向圣贤的崇高道德学习所包含的道德动力,可以消解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的负面效应,激励人们更为主动、自觉地从道德上关爱生态环境。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ecological ethics thought is a tradition of virtue theory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It takes care of all things from the subject position of human beings; it advocates that the fundamental value pursuit of self-made, beneficial and beneficial things is consistent with ecological protection; the way of life it advocates contains inherent ecological virtues,It can promote a reasonable change in the way of life of the contemporary people; it advocates the moral motive involved in the noble moral study of saints, it can elimin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modern western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it can inspire people to be more active.Consciously care fo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a moral point of view.
【作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分类号】:B82-0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霞;;追寻美德——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归与反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2 刘秋菊;;幸福论与德性论——古希腊价值哲学之辨[J];青年文学家;2009年16期

3 温克勤;略论康德对“幸福论”伦理学的批判[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刘莉;麦金太尔的德性论及其道德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5 陈来;;冯契德性思想简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张方玉;;德性:人的全面发展的个体指向[J];唐都学刊;2008年01期

7 肖会舜;;从德性的自然到德性的自由——基于亚里士多德德性概念的一种考察[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8 蒋燕;侯慧;;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解读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青年文学家;2010年12期

9 成海鹰;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何以可能——对麦金太尔德性论的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刘丹;;试析德性与幸福关系的历史演进[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德性是心灵的最佳境界——阿伯拉尔论至善与德性[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程平源;;儒家德性论源起考——以先秦“德”义变迁为考察对象[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3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东方朔;;德性论与儒家伦理[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5 吴安春;;中国传统“德性论”哲学创造观及其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兰芬;;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德性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颜青山;;实践理性中的科学[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孔润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论伦理学的发展(摘要)[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秦裕;;从理性主义到非理性主义——伦理学在道德思维方式上的一个突破[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10 凌友诗;;从不同文化体系的“群己观”看中华民族的公民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安庆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守国之度 在饰四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陈泽环;学说史中的应用伦理学[N];光明日报;2007年

3 周治华;德性、幸福与社会和谐[N];文汇报;2005年

4 李本富;完善医学伦理学理论[N];健康报;2004年

5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肖巍;医患关系的新视角——女性主义[N];健康报;2001年

6 皖西学院政法系 王习胜;道德悖论研究探赜[N];光明日报;2009年

7 ;伦理学:在于创造幸福本身[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彭国华;商谈伦理学的价值与现实际遇[N];人民日报;2009年

9 邓安庆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品质与德行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 廖申白;儒家传统与公共交往伦理的培育[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青山;挑战与回应:中国话语中死亡与垂死的德性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沈国琴;道德与幸福[D];浙江大学;2010年

3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光行;柏拉图杂篇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罗卫东;亚当·斯密的伦理学[D];浙江大学;2004年

6 胡yN峗;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批判[D];中南大学;2008年

7 段炼;世俗时代的意义探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超;苏格兰启蒙政治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于健;利奥·拜克论犹太教的本质[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朱莉亚·安娜斯的德性观及其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乔婉莹;论公民公正德性培养[D];海南大学;2012年

3 乌日古玛拉;论意志对德性的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晓林;交往德性论[D];西南大学;2011年

5 黎松;康德德性论[D];西南大学;2013年

6 孙艾娣;论麦金太尔的德性观[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时洪宇;康德视野下的德性论[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淑珍;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中庸思想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祝爱珍;论法官的智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侯志峰;德性与规范[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20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20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2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