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准则的层级解析及其归化机制实现方式
本文选题:工程伦理准则 + 工程相关者 ; 参考:《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工程伦理准则是指由工程相关者构成的工程共同体在工程活动中进行伦理判断应遵循的原则。人类责任准则是居于第一层级的工程伦理核心准则,经济效用、安全保障、利益兼顾、生态维护四条准则是居于第二层级的工程伦理一般准则。在工程实践中,工程人员的岗位自律、工程组织的职业自治、工程共同体的商谈求同,是依据工程伦理准则层级归化机制进行伦理判断的主要实现方式。
[Abstract]:The code of engineering ethics refers to the principles which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ethical judgment of engineering activities by the engineering community composed of engineering stakeholders.The principle of human responsibility is the core criterion of engineering ethics in the first level. The four principles of economic utility, safety and security, balance of interests and ecological maintenance are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ethics in the second level.In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post self-discipline of engineering personnel, the professional autonomy of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 and the negotiation of engineering community are the main ways to realize ethical judgment according to the hierarchy and domestication mechanism of engineering ethics criterion.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科技伦理问题研究”(12&ZD117)
【分类号】:B82-0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宁先圣;胡岩;;工程伦理准则与工程师的伦理责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李艺芸;王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伦理维度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铁怀江;肖平;;工程职业自治与工程伦理文化建设[J];道德与文明;2013年02期
4 李文利;柴文革;;论土木工程师的工程伦理责任[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朱海林;;技术伦理、利益伦理与责任伦理——工程伦理的三个基本维度[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年06期
6 余谋昌;关于工程伦理的几个问题[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程光旭,刘飞清;现代工程与工程伦理观[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李文潮;技术伦理与形而上学——试论尤纳斯《责任原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姚育军;;项目管理思维与创新研究[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4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王卉;;工程技术的伦理向度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曹兴江;;论先秦儒家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司楠;杨璐;;都江堰工程体现的工程伦理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戴艳军;刘则渊;;论科学技术的道德评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李国俊;张文喜;;社会危险的技术伦理透视[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明国;;面向技术及其发展的伦理问题研究[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胜俊;樊勇;李晓Pr;;从汶川512大地震学校建筑倒塌看我国工程伦理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秦婧;;面向技术风险的工程师责任伦理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尹晶;樊勇;;化学工程主体的责任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6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海萍;维柯的诗性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易显;侵权责任的法哲学基础[D];湘潭大学;2010年
9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绍春;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周礼文,龙则霖;论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韩晓燕;张彦通;王伟;;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4 苏俊斌;曹南燕;;中国注册工程师制度和工程社团章程的伦理意识考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徐少锦;建筑工程伦理初探[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1期
6 陈万求,林慧岳;工程技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6期
7 杨连生;蒲_g;;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问题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6期
8 李伟侠;;技术伦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拉普技术伦理思想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董小燕;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J];上海高教研究;1996年03期
10 张长元;领导者应有生态伦理责任[J];生态经济;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春;“过犹不及”:儒家人际交往实践的伦理准则[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胡剑锋;;脑机接口技术引发的伦理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年08期
3 王玺;;文化视野下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4 高桐杰;;论国家表现的国格[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单玉华;;对金融活动公平性的伦理关注[J];经济经纬;2007年02期
6 李铮;孙贻娟;冯云;陈向锋;田一飞;王一飞;;对我国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学指导原则的反思与建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11期
7 曹胜斌,段联合;克隆人技术与人类尊严[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宁先圣;胡岩;;工程伦理准则与工程师的伦理责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魏先斌;佛教伦理准则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吴楠,朱虹;“经济人”的伦理准则与制度环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珉;甘元霞;;企业商业伦理:发展状况、难题与未来的展望[A];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洪治纲;;成长的另一种仪式——评《给马兰姑姑押车》[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3 朱平;;医学遗传和遗传咨询中伦理问题的国际准则[A];中国优生科学协会2004年优生科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芳;;敬畏、谦卑的生存伦理准则——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智慧[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5 戴艳军;;科学技术管理伦理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6 樊富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伦理问题思考—兼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赵寿元;;遗传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四届全国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基因科学高峰论坛论文专辑[C];2008年
8 吾淳;;宋代:儒家伦理的普遍化何以可能[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高景恒;岳丽爽;王志军;张晨;彭晓南;尹青;;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创新平台的形成——医疗卫生事业如何创新(刍议)[A];第4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杨慧林;;“世界伦理”构想的宗教背景及其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樊世荣;放弃治疗的伦理准则[N];健康报;2003年
2 金永红;中国医院协会成立[N];健康报;2006年
3 杨恒;《论语》中的孝与今天的农村社会[N];甘肃日报;2008年
4 方立天;佛教伦理与“八荣八耻”[N];中国民族报;2006年
5 黄晴;尊重非洲[N];人民日报;2006年
6 ;商业伦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N];文汇报;2008年
7 吕耀怀;构建数字化生存的伦理空间[N];光明日报;2000年
8 李本富 余运西;子宫移植引发伦理思考[N];健康报;2007年
9 郭淑新邋王建华;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李丽纯;伦理学视野中的产权问题[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祝木伟;组织伦理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周燕;我国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危机与法律困惑及其国家管理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3 朱伟;中国文化环境中的知情同意: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邓蕊;医学人体研究伦理审查的哲学反思与制度实践路径[D];山西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广敏;企业伦理准则感知对组织伦理氛围和非伦理行为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2 贺志敏;绩效管理伦理探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伦理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谭平剑;娱乐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魏清巍;论译者伦理[D];大连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张静;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伦理审视[D];苏州大学;2006年
7 林欢欢;藏传佛教与犯罪控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王敏;企业和谐管理的伦理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雯;企业技术创新伦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郝富;科技伦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8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6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