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现代社会变迁中的道德教育
本文选题:涂尔干 + 思想财富 ; 参考:《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年04期
【摘要】:正2017年,是纪念伟大的社会思想家爱弥尔·涂尔干逝世100周年的日子,全球各地思想界、学术界和文化界人士将通过各种形式纪念他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对于汉语学界,重温他的思想和著述同样意义非凡。我们深知,对这位思想家最好的纪念,就是结合我们自身的生身经验,去阅读、去通解、去体味他的思想,并向内转化为我们自身的思想财富。
[Abstract]:2017 marks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great social thinker Emile Durkheim.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cademics and cultures, will commemorate his contribution to human civilization in various ways. It is equally significant to review his thoughts and writing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We know that the best memory for this thinker is to read, to understand, to savor his thoughts, and to turn them inward into our own thoughts, in the light of our own physical experience.
【分类号】:B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芳琴;;涂尔干道德三要素的思想及其特点[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朱金春;王入仕;;资本主义文化的宗教形式——以涂尔干的宗教分析为框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赵丹;;涂尔干与杜威道德三要素之比较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魏文一;;涂尔干:和而不同[J];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10期
5 黄玉磊;;涂尔干的伦理学思想及对其道德三要素思想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6 阎莉;康中和;;涂尔干社会学宗教观解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高旭平;涂尔干道德社会学思想简略评介[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8 胡水君;;社会理论中的惩罚:道德过程与权力技术[J];中国法学;2009年02期
9 李昱祺;;涂尔干社会学思想解读[J];群文天地;2012年07期
10 蔡丽萍;;布朗对涂尔干学术遗产的承继与发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张兆曙;;涂尔干的遗产和遗憾[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自强 渠敬东 姚福燕;涂尔干的现代性主题:道德个人主义与法团公共性[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李英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把科学理性主义拓展到人们的行为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胡炼刚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重访涂尔干的社会学认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龚丹韵;友善互动的环境,,是良药[N];解放日报;2014年
5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董凯;《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方旭东;双重荒诞[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田建明;涂尔干及其对社会学人类学的贡献[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渠敬东;如何阅读杜尔干[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9 邓晓芒;涂尔干宗教学方法论的误区[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10 秦晖;价值关怀与实证研究[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君;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迅;涂尔干社会理论的文化之维[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于鹏;涂尔干的社会观与现代个体的林中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4 田峗;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核心特质与借鉴价值[D];复旦大学;2014年
5 贺淑娜;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中的法律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6 王涣婷;社会转型视域下现代性道德的重构[D];复旦大学;2014年
7 蔡振东;涂尔干与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之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8 张贯磊;作为道德共同体的理想社会[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9 陈松凤;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龚志通;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2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80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