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楹联的家族教化意义
本文选题:徽州楹联 + 家族教化 ; 参考:《学术界》2016年03期
【摘要】:徽州楹联是徽州文化的重要代表,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楹联体现着强烈的教化意义,体现着创作的功利目的。徽州楹联包涵着浓厚的传统儒家伦理道德,注重崇宗敬祖观念,强调学而优则仕,激励后人在修身、齐家的基础上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徽州楹联的教化内容,不仅对个人内在身心、外在行为起着规范作用,也对宗族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徽州楹联以独具特色的传统教化方式起到了移风易俗、导人向善,维护地域和谐秩序的作用。徽州楹联的这种教化方式对于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有着借鉴意义。
[Abstract]:Huizhou couplets ar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s of Huizhou culture and have been listed a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couplets of Huizhou embody the strong significance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 utilitarian purpose of creation. The couplets of Huizhou contain strong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hics and moral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respecting Zong Jingzu, emphasize that learning is superior, and inspire future generations to realize the grand ideal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leveling the world on the basis of self-cultivation and Qi family. The enlightening content of Huizhou couplets not only plays a normative role in individual's inner body, mind and body,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lan and social stability. Huizhou couplets play the role of changing the customs, guiding people to the good and maintaining the regional harmonious order with their unique traditional ways of education. The enlightenment of Huizhou couple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作者单位】: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黄山学院文学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基地重点课题项目(SK2015A168)研究成果
【分类号】:B8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伯山;;“伯山书屋”一期所藏徽州文书的分类与初步研究(上)[J];徽学;2000年00期
2 萧克非;也为“复得徽州”说几句实话[J];江淮文史;2003年03期
3 蒋永青;;徽州区竹雕工艺品的现状及发展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4 梁诸英;;民国时期徽州交通网络的多元格局及评价[J];安徽史学;2014年02期
5 许振轩;谈谈徽州的牌坊[J];美术之友;1995年04期
6 程小武,朱光亚;传承与困惑——徽州三雕调研有感[J];东南文化;2005年02期
7 宁雨;;徽州 陨落在记忆深处[J];当代人;2008年02期
8 左异;;大山名川吃掉历史文化?——“徽州”易名“黄山”之争[J];文化月刊;2011年03期
9 ;徽州民俗集锦[J];神州;2012年07期
10 方舟;;徽州乡绅与地方社会:以《岩镇志草》为中心[J];徽学;2006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康健;;2012年徽州调查报告[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2 姚存山;;徽州风俗形成的原因[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徐学林;;徽州存世谱牒及其开发利用[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罗来平;;谈徽州传统风貌保护[A];海南地域建筑文化(博鳌)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卫列克;;民营经济是加快徽州区发展的增长极[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子云;徽州区38户企业登上纳税光荣榜[N];中国税务报;2008年
2 班有识;徽州区法院积极构建企业“平安网络”[N];黄山日报;2008年
3 胡晶晶 谢国成;徽州区入库税收超百万元企业达35户[N];黄山日报;2009年
4 叶国胜;徽州区规上企业户数与入库税收双增长[N];黄山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何利生 记者 吴江海;徽州区探索创建“平安校园”[N];安徽日报;2009年
6 曹义锋;徽州区全力助推企业上市[N];黄山日报;2009年
7 谢国洪 方虹 洪钟;徽州区民营经济稳步较快发展[N];黄山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闫冲冲 祁俊;徽州区:逆势拼搏破“下行”[N];黄山日报;2014年
9 李静雯 胡江华;徽州区推行“三三服务制”[N];黄山日报;2014年
10 洪云华 方星红;首个省级中蜂种蜂场落户徽州区[N];黄山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媛媛;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D];复旦大学;2007年
2 邹怡;明清以来徽州茶业及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臧丽娜;明清徽州建筑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林子娟;明清徽州义举[D];淮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沈超;徽州祠堂建筑空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张室龙;明清徽州的塾师[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梅;因“适”而居—徽州园林人居环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5 张会奇;融入地域环境的现代驿站[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胡娟;《徽州日报》与民国时期徽州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汪靓;徽州民间传说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8 孙阳阳;徽州民间牌坊装饰艺术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62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862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