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基本特征
本文选题:科技人员 + 道德想象力 ; 参考:《江海学刊》2014年05期
【摘要】: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是一种使科技人员以道德的方式从事科技活动的慎思能力,其特征在于使道德想象力影响到以下方面:其一,注重科技活动后果的不确定性,强调科技活动过程的"考虑的周全性";其二,不仅需要密切关注技术人工物结构和功能不完全对应的特点,还要切实重视技术的意向性问题;其三,整体思考科技活动先前基础的可靠性,为完成某一特定岗位职责而积极承担起检验先前技术设备的初始责任;其四,全程追求科技活动要素(包括科技活动与自然、科技活动与社会、科技活动中人际关系、科技活动中人与工具以及人的身心关系等)的和谐性。
[Abstract]: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s moral imagination is a kind of careful thinking ability that enables them to engage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in a moral manner. Its characteristic is that moral imagination affects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uncertainty of the consequenc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Emphasizing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consid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second, the need to pay close attention not only to the incomple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artifact, but also to the intentionality of the technology; and thirdly, Overall thinking abou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evious basi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aking on the initial responsibility of testing the prior technical equipment in order to fulfill a specific job responsibility; fourth, to pursue the elemen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and nature)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the process, Harmony betwee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and socie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human and tool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physical and mental relationships of human beings, etc.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科技伦理的实践困境与出路研究”(项目号:13BZX074)的阶段性成果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当代科技伦理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研究”(项目号:ZJ2013012)资助
【分类号】:G316;B8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海涛;金婷;;论科技与道德的关系[J];商业经济;2011年10期
2 吴伯田;论科技与道德的双向作用[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张庆;;对科技与伦理关系的思考[J];创新科技;2004年12期
4 陶明报;论科技活动中的德性[J];道德与文明;2003年02期
5 张文锡;;先秦儒家的科技伦理思想[J];沧桑;2007年02期
6 郝瑞华;;浅析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J];科技风;2008年05期
7 李磊;;科技伦理道德论析[J];理论月刊;2011年11期
8 汪明进;;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伦理责任浅析[J];黑龙江史志;2008年14期
9 冯昊青;;安全之为科技伦理的首要原则及其意义——基于人类安全观和风险社会视角[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彭方第;略论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J];学海;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江雪莲;;从实践伦理角度看高科技发展对伦理道德的挑战与冲击[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菊;;科学自由与道德评价[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书确;;普及《工程伦理学》教育是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立本之道[A];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开发固体废物资源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戴艳军;;科学技术管理伦理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5 孙新建;钟秀珍;蔡蓉;方婷;;论科技伦理道德观的建构和普世化[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乐;;对现代科技伦理问题的思考[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史兆光;;高科技发展的伦理禁区假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翟波;;论现代科技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协调机制的构建[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建立工程伦理学理论体系[N];光明日报;2001年
2 陈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技活动无法脱离科技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昊青;基于核安全发展的核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肖德武;科学技术的伦理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郝富;科技伦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让新;论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一明;科技伦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明;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及其伦理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菁;现代中国科技伦理思想的前景[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7 黄红;当代科技中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王艳君;科技管理伦理之构建[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9 石力波;论墨家的科技伦理思想[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16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16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