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与道德基
本文选题:道德品质 + 清晰合理 ; 参考:《哲学研究》2014年11期
【摘要】:正本文的旨趣不是讨论人权的具体内容,而是思考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础,提出并证成以人权为现代社会道德奠基。一、问题的提出:现代社会的道德奠基现代社会的道德以何为奠基?只要我们认真思索民族文化新生、社会道德价值精神重建问题,就无法回避这一追问。如果我们不能对此有清晰合理的认识,一切关于民族文化新生、社会道德价值精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not to discuss the concrete content of human rights, but to think about the moral foundation of modern society, and to put forward and prove that human rights are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social morality. First, the question is raised: the moral foundation of modern society? As long as we seriously think about the new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spiritual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moral value, we can not avoid this question. If we do not have a clear and reasonable understanding of this, all about the new national culture, social and moral value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德冷漠'现象的道德哲学研究”(编号12AZX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9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10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王燕;;当代詈语的嬗变[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书慧;叙事伦理视角下的大江健三郎小说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
2 肖雨霏;论唐·德里罗后现代小说中的危机意识[D];暨南大学;2014年
3 周洋;论秘书工作中的变通艺术[D];暨南大学;2014年
4 吴洁敏;死者人格利益之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5 王焕婷;过失实行行为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6 田然;论“情节严重”的法律地位及其解释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7 陈立;论中小学生体育课人身伤害事件中的学校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8 盛华林;论刑法中的“扒窃”[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9 毛雯钰;社会转型期两大舆论场的生态治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10 龚亨选;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视野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温州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耀农;文艺与道德[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王琼玉;论科技与道德的关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2年01期
3 曾耀农;文艺与道德[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何俊峻;试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对立统一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3期
5 黄明理;道德的层次性:辩证维度中的道德[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钱广荣;;刍议“次道德”和“亚道德”及其合理性问题[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范召全;;伦理与道德之间——以“道理”说文为视角[J];伦理学研究;2008年01期
8 李凡夫;;革命的道德观[J];江淮学刊;1963年06期
9 ;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的讨论[J];哲学研究;1964年01期
10 沈静;爱因斯坦的道德品质修养[J];哲学研究;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华龙;;道德、公德与私德[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卢天赐;;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覃幼凌;;加快网络空间的公民道德建设步伐——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郝文清;;论手机道德[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徐斌;;教师应注重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教育和培养[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石海红;;新形势下的社会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多海;杨爱东;许世成;;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韦启光;;道德建设在构筑贵州“精神高地”中的地位和作用[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潘艳;;公民道德建设活动重在全社会参与[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建英;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建设[N];山西日报;2003年
2 旅美资深战略顾问 袁晓明;“自由经济腐蚀道德品质吗?”[N];东方早报;2008年
3 北京市律师协会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智维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 陈晓峰;道德风险:中国企业家的生死存亡线[N];华夏时报;2011年
4 ;道德建设,长者如何作为?[N];文汇报;2012年
5 本报评论员;让道德之光照耀心灵[N];浙江日报;2013年
6 ;迈向小康社会的道德“标尺”[N];北京日报;2003年
7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8 ;抓住有利契机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N];人民日报;2003年
9 本版编辑 文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尚红军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董得春 市工商局副局长 王福庆 北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冀晓东 团市委书记 李变芬 殷都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新海 市文明办副主任 申志平 市妇联副主席 徐凤霞 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富生 市广播电视局助理调研员 杨保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安阳[N];安阳日报;2006年
10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王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易珉;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D];中南大学;2008年
5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阳红光;公安执法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恺钧;《周易》管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胜;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变迁[D];中南大学;2005年
2 潘建红;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樊惠萍;新时期军人基本道德品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管翠静;公共生活道德建设新论[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诗贵;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峰;论学校“群体道德”[D];河南大学;2009年
7 谢彦波;论道德越轨与学生的道德生长[D];西南大学;2006年
8 郑光才;论道德回报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志广;道德原型观的调查及其内隐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严泽群;中外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建设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7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3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