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从“道德生命”论到“关系生命”论——生命论中“超越性”意蕴的应然转向

发布时间:2018-05-26 20:58

  本文选题:生命论 + 超越性 ; 参考:《中州学刊》2013年02期


【摘要】:生命中因有死亡的必然存在,生命论需要预设"超越性"意蕴。传统儒家文化是通过预设"道德生命"来实现生命的"超越性"的。但现代境遇下,"道德生命"论凸显出理论和实践上的弊端。"关系生命"是指与个己存在的各种关系集合以及这种集合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形成的生命"结晶体"。与"道德生命"论相比,"关系生命"论在实体意义、价值观推广和行为约束力上都比"道德生命"论具有优越性。"关系生命"论在中外思想里都能找到理论支撑,以"关系生命"论替代"道德生命"论是生命论中"超越性"意蕴的应然转向。
[Abstract]:Because of the inevitable existence of death in life, life theory needs to presuppose the implication of transcendence.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realizes the transcendence of life by presupposing moral life. But in modern times, the theory of "moral life" highlight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rawbacks. " Relational life "is the" crystal body "of life formed by various sets of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exist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such set on others and society." Compared with the theory of "moral life", the theory of "relational life" is superior to the theory of "moral life" in terms of substantive meaning, promotion of values and binding force of behavior. " The theory of relational life can find theoretical support in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thoughts. Replacing the theory of "moral life" with the theory of "related life" is the necessary turn of the implication of "transcendence" in the theory of life.
【作者单位】: 安徽中医学院经济管理系;
【分类号】:B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红;;论现代女性精神的超越性与和谐社会的建设[J];传承;2010年21期

2 张建新;;儒家和佛教德育目标的比较[J];道德与文明;2009年02期

3 许雅静;;浅论道德教育规律[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3期

4 杨方;道德的超越性和审美的超越性[J];求索;1998年03期

5 山崎康仕;东亚型式生命伦理规范的架构[J];法治论丛;2004年06期

6 黄明理;徐明德;;当代我国公民信仰的特点与信仰危机辩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陈云;;道德信仰及其内在机制探微[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孙铁骑;王晶;;信仰的生存论解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6期

9 李根;;鲁洁道德教育观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10 胡义成;作为市场规则超越者的人道主义──兼评个人主义的偏颇[J];求索;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顾伟康;;“信仰危机”漫笔[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2 杨泽波;;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道德底蕴——以孟子为中心[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3 章海山;;中国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化[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邓晓芒;;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泽波;;从“以天论德”看儒家道德的宗教作用[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卓新平;;信仰包容——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共存[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7 黄明理;;道德信仰论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戴茂堂;;伦理学何以可能?——一个人性论视角[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易中天;走东门,进西屋;打左灯,向右转[N];经济观察报;2009年

2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孙立平;文化的约束力在哪里?[N];河南日报;2005年

3 刘学智;“仁学”及其现代开展何以可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朱庆;建设当代中国道德方略[N];光明日报;2001年

5 冯天策;信仰简论[N];光明日报;2005年

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王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原则[N];光明日报;2008年

7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张再林;最大的危机是生命意义的缺失[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管理学者 吴嘉杰;人伦惨剧当引发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N];东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冉毅;人性革命[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建国;教化与超越:中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嬗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丽芳;道德生命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岩磊;生命意义的反思与澄明—信仰的生存论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鹏;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建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刘艳萍;商品经济时代人类信仰矛盾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5 王佳;论普遍伦理建立的可能性[D];吉林大学;2004年

6 仝迷锋;论孔子的道德教育[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胡以贵;伦理学视阈中的安乐死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瑞芹;彻底的人道主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君;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38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38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0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