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信仰的认同逻辑:思维、承认与表达

发布时间:2018-05-28 12:04

  本文选题:道德信仰 + 道德思维 ; 参考:《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道德信仰蕴含"自我与他者的对称性"的理论品质和实践智慧,要求我们以不偏不倚的观点去进行道德思维,从可普遍化视角中去理解和考虑每个人的利益。道德信仰涉及自我与他人的承认关系,道德行动表面上关系到促进他人的利益,但在实际上也有利于促进行动者自身的幸福,人们情愿"道德的生活"正是"为了承认而斗争"。道德信仰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有赖于道德语言能否被人们熟练巧妙地运用,也需要对道德思维的认知方式与认同模式进行理性反思。
[Abstract]:Moral beliefs contai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wisdom of "the symmetry of self and the other", which requires us to think in an impartial view, to understand and consider the interests of every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ality. Moral belief involves the recognition of self and others, and moral action is on the surface to promote the interests of others. But in fact, it also helps to promote the happiness of the actors themselves. People are willing to "the moral life" is the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moral belief can be accepted by people depends on whether the moral language can be skillfully used by people, and the cognitive and identification modes of moral thinking should be rational. Reflect.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KS096)
【分类号】:B8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黄明理;道德信仰研究综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魏长领;道德信仰的负效应及其克服[J];兰州学刊;2003年05期

4 黄明理;两种不同类型的道德信仰危机辨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3期

5 袁学涌;道德信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江南论坛;2004年08期

6 章海山;构建时代需要的道德信仰——读《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J];伦理学研究;2005年05期

7 乌兰哈达;;重建新时期社会道德信仰[J];思想工作;2005年12期

8 黄明理;道德信仰论纲[J];江海学刊;2005年01期

9 张莉;;论现代社会道德信仰危机的不同性[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4期

10 陈敏;;道德信仰的内涵及人生功用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明理;;道德信仰论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陈正府;;笔谈民族国家的道德信仰重建[A];共识(2012秋刊08)——创新边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2013年

3 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何修国;;未成年人道德信仰缺失:成因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5 何修国;;未成年人道德信仰缺失:成因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荆学民;简论道德信仰[N];光明日报;2004年

2 郑州大学教授 魏长领;让诚信成为普遍的道德信仰[N];河南日报;2013年

3 钱兆成;绿色GDP应成为一种道德信仰[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4 魏长领;诚信与道德信仰[N];光明日报;2004年

5 戴木才;道德信仰的生成机制与演变规律[N];光明日报;2004年

6 梁周敏;道德的精神支柱[N];光明日报;2005年

7 高畅;关于转型期的道德信仰[N];吉林日报;2012年

8 王明兵;道德信仰缺失与道德重建[N];吉林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鲁大智;重建道德信仰践行中国梦[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张智军 檀琳;高擎“两华精神”的旗帜[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会永;康德的道德信仰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君;道德信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宋捷;论中国悲情音乐及其审美的文化意蕴[D];山东大学;2015年

3 鲁晋;太行山区乡村居民道德信仰建构的非理性因素探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穆玉娟;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信仰危机及其消解[D];延安大学;2016年

5 邢雁欣;道德信仰危机及其重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士云;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信仰浅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7 耿琳;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信仰的缺失与重建[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许正阳;新时期道德信仰淡化问题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耀宁;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的现状与重建[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瑛;道德信仰的哲学考察[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46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46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d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