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冷漠”的成因和救治对策

发布时间:2018-06-03 10:59

  本文选题:道德冷漠 + 成因 ; 参考:《内蒙古电大学刊》2016年04期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屡创辉煌,万众欢呼雀跃。然而,领略着这份喜悦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我们的道德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冷漠问题,比如老人倒地却无人扶起,儿童落水却无人救起,孕妇坐车却无人站起等等让人件件揪心的事件。我们不禁惊叹,生活富裕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关爱却没有了,经济进步了人们之间的信任度却下降了,眼看奔向小康了人们之间唯利、虚伪、冷漠日趋严重,病态社会出现,我们发现这个道德的社会已经出现不道德了。长此以往,我们努力建设的"道德大厦"坍塌,社会主义小康遥不可及。因此我们必须探究"道德冷漠"的成因及其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al fields repeatedly create brilliant, the crowd cheered. However, while we appreciate this joy, we also feel that there are serious moral problems in our moral society. For example, the old people fall to the ground but no one picks up, and the children fall into the water without being rescued. Pregnant women in the car but no one stood up and so on people worried about the incident. We can't help but marvel that the care and care between people who are rich in life is gone, that the trust between people has declined because of economic progress, and that we are now on the road to a well-off society with only profit, hypocrisy, coldness, and the emergence of a sick society. We find that this moral society has become immoral. In the long run, our efforts to build a "moral building" collapsed, socialist well-off distant. Therefore, we must explore the causes of moral apath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B8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鑫淼;郭瑞军;袁媛;;“道德冷漠”的成因和救治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6年04期

2 程红艳;;当前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之反思与展望[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年01期

3 陈彬;牟丽;;道德冷漠的制度根源初探[J];才智;2016年01期

4 张翔;黄元全;;浅谈公民道德冷漠的成因及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5 高德胜;;再论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年05期

6 章乐;;风险社会的道德困境与学校教育应对[J];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Z2期

7 李航;;道德失范现象之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5年08期

8 马丽萍;;论道德冷漠的形成机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9 肖心月;;冷漠:日常生活中情感虚无现象的反思[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10 郭文文;;道德冷漠的教育审视[J];基础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德胜;;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论道德教育在电子媒介时代的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潘选民;浅议经济进步的道德“代价说”[J];党校论坛;199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吕志勇;“地方进步与银行发展唇齿相依”[N];乐山日报;2009年

2 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促进农村经济进步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3 彼得·杰伊译者:杨建明;《财富的历程》[N];中国证券报;2005年

4 陈少华 单丽;通过信息化推动农村经济进步[N];人民邮电;2006年

5 林金芳;“幸福指数”让经济进步回归发展本位[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江东洲 刘昊 梁晓华;推动经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N];科技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1972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72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1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