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海洋生态伦理的构建——生态伦理视角下广西海洋文化发展研究之三
本文选题:广西 + 海洋文化 ; 参考:《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摘要】:海洋生态伦理在广西海洋文化中的核心理念的地位,是由海洋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所体现的海洋生态伦理的功能和使命的客观性所决定的。要构建广西海洋生态伦理,应加强教育和宣传,提升全社会的海洋生态伦理素质;营造文化氛围,助推民众海洋生态理性提高;健全法规政策,完善海洋生态伦理的规导机制;发展生态经济,引导社会生产行为遵循海洋生态伦理规范。
[Abstract]:The status of marine ecological ethics in Guangxi marine culture is determined by the objectivity of the function and miss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ethics reflected by the influence of marine culture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construct marine ecological ethics in Guangxi, we should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public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rine ecological ethics in the whole society, create a cultural atmosphere,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marine ecological rationality, improve laws and policies, and perfect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marine ecological ethics. To develop ecological economy and guide social production to follow the ethical norms of marine ecology.
【作者单位】: 钦州学院;
【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1BSH001) 广西文科中心特色团队“北部湾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团队”项目
【分类号】:B82-058;P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秦艳;蒋海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绿色发展[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郭少棠,张慕菁,王宪明;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韦海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与生态整合发展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杨国桢;人海和谐:新海洋观与21世纪的社会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赵宗金;;人海关系与现代海洋意识建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吕建华;吴失;;论海洋伦理及其建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艳华;论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D];重庆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王洪波;李颖;;社群与个人孰先孰后?——对社群主义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王浩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性原则[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王浩斌;;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及其表现样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郑陈荣;;论公平正义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实践原则[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宋宝安;张一;;创新社会管理:控制物价促进稳定的基本战略[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明水;;关于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防止腐败滋生的对策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李猛;;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对两种文化的融合[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5 周鹏;台湾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权政;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雷;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拉萨;网络空间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一介;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2 张世英;哲学的新方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张世英;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之回顾与展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4 李凤华;;广西海域优先关注问题甄别及对策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2期
5 叶立新;江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5期
6 胡宝清;陈振宇;范恒君;;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建设研究[J];创新;2008年03期
7 曾艳华;吴英;;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协同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1期
8 韩增林,张耀光,栾维新,李悦铮,孙才志,刘桂春,刘锴;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9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10 王刚;吕建华;;论海洋伦理及其内涵[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冯尔康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桂春;人海关系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农作烈;刘斌;陈孟硕;梁群;;借海洋文化之风 扬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之帆[J];南方国土资源;2007年11期
2 曹军;储春香;;浅析海洋文化对南通从江河时代走向江海时代的影响与作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S1期
3 廖国一;东兴京族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环北部湾地区边境旅游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1期
4 刘明金;;浮天无涯 风生水起——中国古代文学家笔下的海洋文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5期
5 孙志辉;;提高海洋意识 繁荣海洋文化[J];求是;2008年05期
6 林瑞才;;厦门海洋文化建设的思考[J];厦门科技;2008年02期
7 李红锋;石青峰;;’98国际海洋年向我们走来[J];海洋世界;1997年11期
8 宋正海;郭廷彬;叶龙飞;刘义杰;;试论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及其农业性[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年04期
9 李巧玲;雷州半岛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热带地理;2003年02期
10 陈晓颖;林宪生;鲁小波;;大连海洋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君尧;;船政文化产生与福建海洋文化渊源[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2 杝朝宗;;“海神”Z阶嫘叛龅恼躘x思考[A];两岸学者论妈祖(第二集)[C];1998年
3 吴聿明;;郑和研究与海洋文化[A];“郑和与海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何少川;;序言[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许浩;廖宗麟;;试论“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区别的实质[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何华龙;;弘扬海洋文化 发展福建海洋经济[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连秀;;文化是源,文化是力——浅谈福建海洋文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晓惠;朱凌;;弘扬海洋文化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焦永科;;弘扬海洋文化 发展海洋经济[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洪志;构建我市“海洋文化”内涵[N];秦皇岛日报;2005年
2 高纯;弘扬海洋文化 需要社会各方力量[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浙江省宁海县海洋与渔业局 陈 丰;加强全民族海洋文化意识教育[N];中国海洋报;2005年
4 文化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王吉;大力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N];中国海洋报;2008年
5 记者 王元晖;海洋文化助力两岸交流[N];厦门日报;2008年
6 陈元平 中国人民大学健康管理学院院长 培训学院首席专家 文化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依靠海洋文化经营城市[N];中国海洋报;2010年
7 记者 张元章;珠海应打响“海洋文化市”品牌[N];珠海特区报;2008年
8 李明春;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N];中国海洋报;2004年
9 马敏;海洋文化不是西方专利[N];中国水运报;2004年
10 马敏;海洋文化不是西方专利[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桂春;人海关系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姚文琦;民间信仰与社群关系[D];厦门大学;2007年
4 周益锋;晚清海防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林从华;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6 莫修权;滨河旧区更新设计[D];清华大学;2003年
7 汪春;论澳门土生文学的文化身份[D];苏州大学;2004年
8 王世红;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9 郑红;潮州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基于国际竞争的我国海洋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何龙芬;海洋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3 宋佳;长山群岛海洋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何芳东;广西东兴市京族海洋文化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5 朱进;中国海洋文化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6 景莹莹;论海洋文化对海洋立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3年
7 尚方剑;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郑梅玲;论明清时期闽文化与文学的外向性拓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晓勇;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及其中断原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葛云健;世界遗产海洋项目价值体现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16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1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