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舍勒的现象学伦理学
本文选题:元伦理学 + 价值质料 ; 参考:《兰州学刊》2013年01期
【摘要】:马克斯·舍勒以对伦常实践和宗教现象的的现象学分析而3名于世。在他看来,现象学是一门能够将一切先天本质之物揭示出来的学问,因此实践行为中个体与之打交道的价值本质也能通过现象学的方法阐明。文章拟澄清舍勒对现象学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Abstract]:Max Scheler is known for his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social practice and religious phenomena. In his opinion, phenomenology is a kind of knowledge that can reveal all the innate essence, so the value essence of individual dealing with it in practice can also be elucidated by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This paper intends to clarify Scheler's basic views on phenomenological ethic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B82-06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光旭;;现象学与华兹华斯的情感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邵君秋;;盖格尔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张玉能;;盖格尔的现象学艺术意味论——文学艺术的价值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丘新巧;;庄子的美学精神与现象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6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10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6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海萍;维柯的诗性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易显;侵权责任的法哲学基础[D];湘潭大学;2010年
9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愫襄;当代西方伦理学面临的诘难与挑战[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魏英敏;中西伦理学理论形态、道德范畴之比较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卢风;西方应用伦理学兴起的思想背景和社会背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4 陈真;;道德研究的新领域:从规范伦理学到元伦理学[J];学术月刊;2006年10期
5 郑根成;田海平;;论传媒伦理的界定[J];伦理学研究;2007年05期
6 胡军方;;摩尔元伦理学与海德格尔的原伦理学之方法论比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秦越存;;20世纪西方伦理学理论发展类型的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8期
8 胡勤;;道德资本论的争歧及其启示[J];求索;2010年05期
9 李西杰;;摩尔元伦理学思想的直觉主义及其当代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12期
10 秦学京;;解析元伦理学[J];学理论;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胡军良;;超越“是”与“应当”之紧张: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 基本旨趣初揭[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艳;;伦理学的对象与使命——兼论道德教育的目的[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王海明;休谟难题:能否从“是”推导出“应该”?[N];学习时报;2008年
2 陈泽环;学说史中的应用伦理学[N];光明日报;2007年
3 孙春晨;应用伦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4 王路军;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之间[N];人民日报;2001年
5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万俊人;伦理学的挑战与希望[N];文汇报;2001年
6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高兆明;伦理学理论发展30年[N];光明日报;2009年
7 刘曙辉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乘坐思想的过山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斌玉;生命伦理学的元伦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2 郑树梅;C.L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二元方法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何松旭;为什么需要道德?[D];浙江大学;2011年
4 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D];黑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惠惠;试论元伦理学对休谟问题的解答[D];复旦大学;2011年
2 孙菲菲;斯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陈洁;G.E.摩尔元伦理直觉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胡丹;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开端[D];厦门大学;2007年
5 张晓华;直觉主义价值论[D];西南大学;2007年
6 郝文君;黑尔生命伦理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彩;论艾耶尔的情感表达主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罗正南;伦理调控: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志华;普遍规定主义与偏好功利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钟小燕;功利主义及其在我国的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23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2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