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和谐思想比较——以伦理学为视野
本文选题:和谐思想 + 中西 ; 参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学术界普遍忽略西方的和谐思想,而认定和谐思想属于儒家学派的特殊贡献,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实际上,和谐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和普遍主题,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关于和谐的向往和思想,因此,西方也有和谐思想。当然,中西和谐思想则既有相同,也有差异,而且差异是根本的。比之于中国,西方和谐思想具有非常独特的内涵。如果以伦理学为视野对中西和谐思想差异做出比较,从学理层面上看,必有助于从道德价值维度揭示和谐的本质、特征和内核,清除和谐问题讨论的误区,推进和谐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从实践层面上看,必有助于化解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实现社会生活的"和生、和处、和爱",归整当代社会的价值秩序。
[Abstract]:The academic circle generally ignores the harmonious thought of the west, and it is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and the highest value principle of the whol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fact, harmony is the common ideal and universal theme of all mankind. No matter which nation has the yearning for harmony and the thought of harmony, there is also a harmonious thought in the West. The harmonious thought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has the same and difference, and the difference is fundamental. Compared to China, the western harmonious thought has a very unique connotation. If we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harmonious thought with the view of ethics, from the academic level, it will be helpful to reveal the ess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ore of harmony from the value dimension of Taode. In addition to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discussion of the problem of harmony, the research of the harmonious theory is carried out in depth. From the practical level, it will help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of the real life and realize the "and the living, the place and love" of the social life and the value order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暨哲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BZX059
【分类号】:B8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8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张君平;;费希特“法权人格”思想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王燕;;当代詈语的嬗变[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尧新瑜;;“伦理”与“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较义[J];伦理学研究;2006年04期
2 江畅;;中西当代战争与恐怖主义伦理思想比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赵亚丹;浅谈中西伦理思想之比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肖凤良,伍世文;边沁与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都予新,姚恺;中西传统人生价值观之比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6 黄渭波;浅析西方功利主义道德目的论之合理限度[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段少军;;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之伦理思想比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8 刘颖;邵龙宝;;东西方人格理论之比较[J];社科纵横;2010年02期
9 罗俊丽;;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比较研究[J];兰州学刊;2008年03期
10 高尚国;王学先;;个体幸福与社会兴利的诠释——伊壁鸠鲁与墨子幸福观之比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云;董晓静;胡丽娜;;辅助生殖技术(ART)对伦理学的挑战[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2 舒远招;;西方进化伦理学的哲学收获和界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孙海霞;童谨;;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新进展——市伦理学会等承办全国经济伦理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许丽萍;;对列维纳斯他者伦理学的几点思考[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史劲松;;关于合成生物学伦理学的认识[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0: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生物安全[C];2010年
6 孙庆斌;;勒维纳斯与他者伦理学[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7 李光耀;;伦理学是修身学[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刘德培;梁植权;;基因治疗与伦理学[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戴茂堂;;伦理学何以可能?——一个人性论视角[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江畅;;应当重视伦理学教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小华;话说伦理学转型[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庞立生;伦理学如何转向生活世界[N];光明日报;2010年
3 廖志诚邋陈思敏;省伦理学会在榕成立[N];福建日报;2007年
4 [英]尚塔尔·墨菲/著 尹树广/译;民主的伦理学[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李连科;伦理学与经济学的互补[N];人民日报;2001年
6 龚群;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N];学习时报;2001年
7 马进;伦理学基本问题商榷[N];光明日报;2007年
8 杨通进;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N];人民日报;2008年
9 冯蕾、薄洁萍;中韩伦理学国际研讨会十届又一[N];光明日报;2003年
10 龚天平;伦理学的人性基础[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卫东;亚当·斯密的伦理学[D];浙江大学;2004年
2 滕琪;以位格为中心的塑造[D];浙江大学;2005年
3 彭勇;列维纳斯的他异性美(伦理)学[D];厦门大学;2009年
4 周治华;伦理学视阈中的尊重[D];复旦大学;2007年
5 谢金林;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卢德之;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契入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志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8 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吴畛;人道主义与人的自我拯救[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郑根成;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三爱;墨子和亚当·斯密义利思想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赵晓丹;中西方伦理学关于古代人性思想的比较[D];黑龙江大学;2005年
3 何剑;町人与儒商伦理思想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7年
4 顾平;伦理学视野中的语言伤害问题及对策[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王娟华;伦理的政治化与伦理的哲学化[D];河南大学;2005年
6 刘华堂;古代中西方义利观之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彭建河;梁启超《新民说》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虞萍;中西方生命道德教育比较[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叶素红;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李嵩;现代医学高技术的伦理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26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2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