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社会生态的辩证统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伦理思想
本文选题:马克思 + 年经济哲学手稿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13年07期
【摘要】:马克思虽然在《手稿》中没有明确提到"生态伦理"这个概念,但其中却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更多地局限于自然维度的考察,缺乏全面性;本文主要从自然、人文和社会三个生态维度对《手稿》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考量,力求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寻找理论依托。
[Abstract]:Although Marx did not explicitly menti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ethics" in manuscript, it contains rich ecological ethics thoughts. In this paper, the ecological ethics of manuscripts is considered from the three ecological dimensions of nature, humanities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fin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思政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研究(12BTY015),负责人布特
【分类号】:B82-0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本书;民族生态伦理观念的批判与重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杨英姿;“分配不公”的社会学解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张书琳;;以工业文明挖掘生态危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4 赵吕生;;当今和谐社会理念之传统文化底蕴[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5 邓永芳;;西方科学文化现代性论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6 柳清华;李富贵;;信仰与信用[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吕长生;;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现实指向——以道德教育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8 唐代兴;;灾疫伦理学:当代应用伦理研究新领域[J];道德与文明;2010年02期
9 南文渊;;培养崇高的精神信仰——高原藏族民众的生存观[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张有才;;论佛教生态伦理的层次结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郭世东;;论《管子》对生态伦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程崇仁;;“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与启示[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4 林昆勇;;低代价发展视野下的中国发展研究——邱耕田教授的《低代价发展论》及其意义[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宝贵贞;;萨满教伦理观与满族社会价值观[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会庆;道家经济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盛国军;环境伦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于营;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韩梅;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欧顺军;伦理视域下的佛教平等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全喜;当代农民流动的生态哲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0年
9 罗湘明;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方华基;创新时代的科技风险治理[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星洁;中职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明欣;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义”在优秀团队建设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丹洁;探寻“三生”教育智慧[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尹小明;消费模式变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成波;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7 袁善敏;现代医学技术背景下的医生人文素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党曲楠;高等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娄俊颖;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社会责任[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吴恒;从生态批评角度窥探《野性的呼唤》[D];南昌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洪刚;;经济现象的道德逻辑——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2 宋周尧;;马克思的环境伦理规范思想解读[J];学习论坛;2007年06期
3 李培超;;论马克思伦理思想的逻辑思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4期
4 黄浩;;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的辩证统一[J];东南学术;2005年06期
5 郑元景;;从伦理、意识形态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角的转换[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徐启刚;邹强;;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J];求索;2007年03期
7 高兆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道德观三问[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8 辛慧丽;;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兼论马克思伦理思想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之比较[J];理论界;2009年07期
9 曹孟勤;;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与生态伦理重构[J];道德与文明;2009年06期
10 况滨;;马克思对功利主义自我幸福观的批判[J];文教资料;2009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达淮;;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等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与继承[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杨楹;;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伦理旨趣[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3 刘琳;;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长明;;和谐伦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支撑[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5 高剑平;;追问技术与伦理[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郭铁民;;信用事业是一种崭新的力量[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焕明;;环境伦理学:从“中心论”到“主导论”[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8 姜t,
本文编号:2030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3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