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道德生活的呈现空间研究
本文选题:民族 + 道德生活 ; 参考:《甘肃理论学刊》2015年02期
【摘要】:当前,对民族道德生活的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所谈论的问题都太过于抽象,并无任何可比较性和对民族特色的凸显性,没有为不同民族道德生活的发展给予足够的探讨空间。因此,笔者从呈现空间的视角出发,探讨道德生活的存在要素,为寻找不同民族的道德生活之所在提供纬度,为民族道德生活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tudy of national moral life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academic circles, but the issues discussed are all too abstract, and there is no comparability or prominence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re is not enough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ral life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esent spac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elements of moral life, provides latitude for finding out the moral life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provides some new ideas for the study of national moral life.
【作者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B8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同舟;;道德诫命与诫命道德:和谐社会建设中道德与宗教博弈的向度[J];理论探讨;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论古希腊多神教与文化精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周静;刘国红;;涂尔干人性论思想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谢振玲;;古希腊宗教的特点及其对希腊文化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2期
4 蔡志峰;;人文关怀:道德教育改革的应然选择[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3期
5 郝凯广;;当代中国律师“公益性”职业伦理之缺失:基于李庄案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6 徐志坚;;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德育理念变革探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何国清;论我国道德教育及其机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沈广和;郭春华;;我国土地行政伦理的理论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3期
9 尹东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德育”的差异性浅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5期
10 范明献;;新闻从业者道德困境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传播;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日元;公元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金莎;中国特色开发区视野下的浦东治理模式[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吴亮奎;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春风;我国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困境与出路[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辉;迪尔凯姆社会事实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晶;化学工程的伦理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峰;论建筑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雷;信息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生;从《失乐园》看弥尔顿的宗教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洪强;社会失范与社会团结[D];吉林大学;2011年
7 池卫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潘通高;金融监管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春雪;涂尔干的纪律精神对培养小学生道德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雪;制度创新理念下的社会组织发展实证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J];北京高等教育;2000年Z1期
2 耿相魁;;论我国宗教的特征、作用及发展趋势[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3 钱广荣;论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3年01期
4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教育部政报;1998年05期
5 安明霞;;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道德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登科;诚信与道德生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廖小琴;发展性的道德生活:21世纪人的道德生活新选择[J];探索;2005年01期
3 高恒天;汤剑波;;秦汉时期道德生活的变动格局[J];道德与文明;2006年04期
4 于树贵;;道德生活界说[J];道德与文明;2006年04期
5 张怀承;胡勤;;简论隋唐道德生活的特点[J];伦理学研究;2008年06期
6 李培超;;试论现代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现实基础[J];伦理学研究;2008年06期
7 王泽应;;论先秦道德生活对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鲁芳;;对我国当前道德生活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9 陈晓敏;;论名牌消费与道德生活[J];大众文艺;2010年13期
10 陈亚军;;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关于道德生活的哲学断想[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彬;;潜规则下的道德生活解析[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言亮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道德生活的信仰根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万俊人;走在道德生活世界的前沿[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继军;先秦道德变迁论[D];黑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鹤玲;道德生活中的感性和理性[D];扬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44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44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