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享乐主义观及其批判

发布时间:2018-07-17 20:42
【摘要】:人的活动可以区分为创造活动和享受活动两种。享受活动与创造活动相联,是对自己的创造成果的享受,这是合理的;如果与创造活动相分割,不是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创造出来而加以享受,这种享受就是"享乐"。在历史上,有的人主张过一种享乐的生活,并将这种享乐区分为物的享乐和精神的享乐两种。这两种享乐观,前者被称为"纵欲主义",后者则被称为"禁欲主义",都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Abstract]:Human activ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creative activities and enjoyment activities. It is reasonable to enjoy one's own creative achievement by associating it with creative activity; if it is separated from creative activity and is not enjoyed by one's own creative activity, this enjoyment is "hedonic". In history, some people advocated a life of pleasure and divided it into the enjoyment of things and the enjoyment of spirit. These two kinds of optimism, the former called "laissez-faire" and the latter called "asceticism", should be criticized.
【作者单位】: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分类号】:B8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平;;论艺术中的享乐主义[J];考试周刊;2008年05期

2 张永红;享乐主义的成因、实质及危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刘福州;享乐主义现象剖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良,刘书英;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栾淳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载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谢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王璐璐;曹华;孙志强;;浅谈实现大学生教育机会平等中辅导员的作用[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梦影;姜剑;万慧琳;;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心悦;;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国巧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功能[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小剑;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X;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4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5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悦;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倪一忠;近代服装街头风格的演变[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陈建辉;论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J];装饰;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木才,曹福金;时代性"道德裂变"及其道德哲学拯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高湘泽;道德哲学: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本然意蕴[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金远近;简析几种错误的人生观[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4 张永红;享乐主义的成因、实质及危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李尤蓉;市场经济与享乐主义[J];宜宾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6 ;“当代视野中康德的道德哲学”国际研讨会通知[J];世界哲学;2003年06期

7 李锋;徐庆利;;朱熹与康德道德哲学契合之探寻[J];道德与文明;2009年01期

8 牛庆燕;;“自然观”与生态困境的道德哲学演绎[J];东方论坛;2011年01期

9 戴兆国;;人永远走在向善的路上——论康德道德哲学的人类学意蕴[J];伦理学研究;2011年04期

10 徐宗良;浅论生命伦理学理论的哲学之源[J];道德与文明;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玉琛;;道德哲学视阈下的科技进步及其伦理困境[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戴兆国;;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起源和理论转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崔宜明;;道德哲学之重建——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与伦理变革[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4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昱东;;“中立主义”与和平主义——试论罗素的道德哲学与和平主义思想之关系[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程少川;;道德教育的系统观察视角及其认知的艺术与科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周芬;;刍议儒家的荣辱观[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杨丽然;;人的尊严释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刘玮;;亚里士多德与当代美德伦理学[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顾肃;;当代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研究的若干热点[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义天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正义之争与马克思的道德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毛U_红;企业如何搞好职业道德建设[N];贵州政协报;2006年

3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方旭东;不偏不倚[N];光明日报;2010年

4 孙麾;当代科技伦理前沿问题探讨[N];光明日报;2005年

5 王小锡;重建市场经济的道德坐标[N];鞍山日报 ;2007年

6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王泽应;节欲主义:现代消费伦理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7年

7 哲学所 谢地坤;康德与新康德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谢地坤;康德与新康德主义[N];人民政协报;2004年

9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王小锡;重建市场经济的道德坐标[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樊浩;和谐伦理的道德辩证法[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江波;威廉姆斯道德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匡宏;休谟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与理性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沈国琴;道德与幸福[D];浙江大学;2010年

4 丁乃顺;阿多诺道德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高玉平;道德客观性的证明[D];吉林大学;2006年

6 戴景平;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D];吉林大学;2007年

7 韩国庆;道德合理性的重建[D];复旦大学;2012年

8 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蒋龙祥;道德的空间与政治的属性[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D];黑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海;当代中国享乐主义思潮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陈多旭;戴震道德哲学评析[D];安徽大学;2004年

3 周丽霞;论道德哲学视野下的程序正义[D];山西大学;2008年

4 王香萍;麦金太尔道德哲学的方法论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小华;休谟道德哲学及其启示[D];西南大学;2009年

6 刘兰芝;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国琪;康德伦理学浅析[D];贵州大学;2008年

8 朱华华;论威廉姆斯对功用主义的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苗;和谐道德及其当代建构[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军;道德情感与道德实践[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30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130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5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