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善”语词考源

发布时间:2018-08-06 18:29
【摘要】:古籍中"善"语词的用法虽然多种多样的,但它们无不指向"好生活"。"善"语词的本原性意义蕴含于"善"字的内在结构之中。"善"字从"羊"从"姪",与膳相通,字面意思是竞言羊为美味。其本原性含义包含着俗、神二谛,其世俗谛是古人对以羊肉为代表的美食的称道和希冀,其神学谛则是事神以致吉祥。"善"的伦理义内在地包含于活人与先人的伦理关系对待之中。而羊,在这种关系调解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Abstract]:The usage of the word "good" in ancient books is varied, but they all point to "good life". "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word "good" is contained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word "good". " The word "good" from "sheep" from "nephew", and meal, literally means competing for delicious sheep. Its original meaning contains vulgar meaning, two meaning of God, its secular meaning is the ancients' praise and hope for the delicious food represented by mutton, its theological meaning is the matter god and even auspicious. " The ethical meaning of goodness is intrinsically contained in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ancestors. Sheep, however,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is kind of relationship medi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B82-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文艺;;对伦理“善”的语言学分析[J];理论界;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耀怀;涂争鸣;;论诚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8期

2 任建东;道德信仰的理论失缺及其实践克服[J];河北学刊;2000年04期

3 唐凯麟;道德思维引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4 洪波;论诚信的地位变迁——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转型[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5 戚海峰;;控制欲望对中国消费者独特消费品偏好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9期

6 李光福;论老子独特的人生进取观[J];南开学报;2004年06期

7 安晋军;;儒家忠恕的理论疑点辨析[J];理论界;2010年07期

8 王硕;;先秦儒家报德要义解析[J];兰州学刊;2009年08期

9 纳日碧力戈;“民族”百年回眸[J];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02期

10 文敏;;《叶生》与《石清虚》中的知己祭[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国平;当代政治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代廷杰;探索“探索者”[D];山东大学;2011年

3 朱有志;经济道德层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利[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忠宁;传统和合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马国华;孔子与董仲舒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熊洁;道德金律之解析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晨;先秦儒家宽仁思想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瑞宁;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周慧;礼貌原则下中日称呼语对比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瑞雪;先秦儒家人学思想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朴晋康;论传统义利观的现代流变[D];延边大学;2003年

6 梅文娟;恢复性司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许松;儒家诚信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张福国;论古代语文的德性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保风;金钱、金钱观及其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荃;四川省部分高校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明;“应该”概念辩难[J];道德与文明;2001年06期

2 何菁;;对网络伦理价值合理性的初步论证[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杨伟芳;李海平;;善恶之悖——别尔嘉耶夫论善恶的同一性与斗争性[J];黑龙江史志;2008年12期

4 谢程程;;浅论摩尔的“善是不可定义的”[J];知识经济;2010年16期

5 窦炎国;伦理学的元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6 苟小泉,刘之静;试论中西善恶观的差异[J];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7 崔宜明;“可欲之谓善”论析[J];学术月刊;2001年01期

8 雷敏,颜峰;“善”之逻辑分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杨国荣;道德的形上内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侯忠海;试论摩尔的“善是不可定义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夫伟;迷失与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庞晋伟;崇善的大学[D];东南大学;2006年

3 戴景平;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D];吉林大学;2007年

4 谢燕;论查尔斯·泰勒的善的概念[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平;别尔嘉耶夫善恶观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胡丹;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开端[D];厦门大学;2007年

3 方群;社群主义伦理学考辩[D];苏州大学;2005年

4 杨伟芳;叔本华善恶观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杜宇鹏;西方伦理学中的幸福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财安;柏拉图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胡念飞;追求善的起源[D];吉林大学;2005年

8 吴桂花;德性与教化[D];南昌大学;2005年

9 鞠国堂;论善的和谐本质及其实现[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旭平;马克思道德理论基础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68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168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a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