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还是道德约束——对社会变迁中信任建构的探索
[Abstract]:There has been a long debate about how to strengthen social trust in academic circles, either from the system level to strengthen trust building, or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level of moral constraints. Howev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se two constructive views, the trust crisis is still serious. How? Coleman and Granovit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trust comes from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which enlightens us. However, trust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is at the micro level after all, and whether it can be extended to macro level is worth reflecting on. If only at the micro level, its role is no different from the moral constraints. Where the transition is successful, it is similar to what Hayek called "extended order", which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trust of the whole societ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bove ideas of trust building.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B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行芳;;应该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梁德阔;;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学方法论二元对立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钱锐;;社会资本视野下的研究生就业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刘文华;;陌生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构[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5 陶艳梅;景琴玲;;对新形势下本土化农村社会资本研究的认识与反思[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6 郭慧峰;;对农民工权益救护的立法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7 李长健;孙婧;;基于利益诉求机制完善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8 王红光;邬家峰;;社会资本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9 郭玉亮;;试论新时期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10 余蕾;;化解乡村集体行动困境的社会资本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熊富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意义:三大宏观视角[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于景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机制创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刘旭;;社会稳定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陈淑娟;牛甫;;消费信任研究述评[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8 陈雪玉;;社会资本视角下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进路[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9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华;;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名一;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斛建军;农民家庭社会支持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田经q,
本文编号:2198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198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