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卢梭政治伦理观述评
[Abstract]:By criticizing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Enlightenment Rousseau established the them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rality and justice and thus closely combined ethics with politics and formed a unique political ethics view. His political and ethical thought is to construct a moral idealism of freedom, equality and justice on the basis of natural human nature. However, his moral idealism was challenged b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finally fell. The contradiction of Rousseau's thought of political ethics lies in the confusion between "moral ought" and "political ability". He regards "ought" as "able" to pursue and construct his own moral idealism. His thought has the logical contradiction of "becoming a citizen" and "being an adult", which ultimately leads to the failure to realize his ideal of political and moral integration; the excessive attention paid by modern politics to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leads to a free distance from the morality related to politics, This is Lu Jun's political ethics encountered an unavoidable dilemma of the time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B82-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征汉年;刘玲;;习惯权利基本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章礼福,李卫东;“法治”、“人治”、“德治”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宋振美,刘翠娥;道德与文明:谁是权威——卢梭历史观悖论之揭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叶强,朱今;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王平;论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先进法律文化的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陈颖洲,徐钝;基本人权:宪法之终极追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叶常林;李瑞华;;公共权力监督模式的历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初育国;试论民族国家的演进及现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崔金云;;合法性与政府权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吕国忱;;科技和道德关系的现代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严建强;;“中国热”的法国特征及其解释[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4 朱晓鹏;;论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民主启蒙性质[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冯涛;;“政府产权”范式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政府改革的意义[A];“改革30年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暨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智;王安平;;论抗战时期中间势力的宪政思潮[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鲁磊;李勇;;律师在金融证券业务活动中犯罪的构成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9 张宝明;;阐释与启示: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谱系的嬗变——以《安徽俗话报》与《新青年》杂志为例[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郑匡民;;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高新民;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婧;世界交往新潮与中国主动走向世界机遇的错失:1760—1840[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吴晓明;行政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张泳;自然法在西方法治理念形成中的作用及对中国法治之启迪[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伍浩鹏;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6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7 丁敏;清代华北地区田房契约文书粘连结构及其契约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侯焱;国家主权原则依然是国际法最基本的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王新宇;法律意识之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赵全军;当代中国村民自治活动的经济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向宇;邢赞赞;;老子德育思想与卢梭德育思想刍议[J];学周刊;2011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何怀宏;;现代伦理学:在康德与卢梭之间[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崔梅;;孟子伦理思想与卢梭伦理思想的相同点[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3 梁晓杰;;农民教育布尔乔亚——卢梭与农民的现代道德主体性[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长伟;;启蒙时代的开启与古典公民教育思想的终结[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戴兆国;;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起源和理论转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英]尚塔尔·墨菲/著 尹树广/译;民主的伦理学[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华;在道德与政治之间[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晶;《社会契约论》的伦理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谢亮;论卢梭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思想[D];南昌大学;2006年
3 徐声慧;尊重天性 培育德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田冠浩;卢梭的问题 康德的回答[D];吉林大学;2009年
5 马畅;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湘潭大学;2008年
6 程亚鹏;卢梭道德教育方法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02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02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