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环境风险分配、传播与认知机制中的道德冲突

发布时间:2018-08-30 13:52
【摘要】:环境风险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平衡关系,如社会经济地位与风险地位的差距,解释环境风险以确定责任分担的专业知识与话语权力的失衡,对环境风险的传播、接受与认知造成巨大心理影响,产生诸如怀疑、焦虑与怨恨的心理影响与道德冲突,对社会安全的潜在影响不亚于环境风险本身;因此,环境风险的生产与分配逻辑、传播与认知机制及其心理影响与道德效应,与社会的稳定和谐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人们的高度关注与慎重应对。
[Abstract]:There are many unbalanced rel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risk production, such as the gap between social economic status and risk status, the imbalance betwee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discourse power to explain environmental risk to determine the share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spread of environmental risk. Acceptance and cognition have great psych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suspicion, anxiety and resentment, and moral conflicts. The potential impact on social security is no less than the environmental risk itself;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logic of environmental risk,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ve mechanism, its psychological and moral effects,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needs people's high attention and careful response.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ZX024)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SKN07)
【分类号】:B82-0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杜晓晓;郑全全;;诺布效应及其理论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2 郁乐;;试论环境危机的支付矩阵与道德风险——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环境伦理学分析[J];学术论坛;2011年05期

3 郁乐;;风险社会视野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多重效应——浅论环境风险的生产机制与社会风险地位[J];哲学动态;2012年12期

4 甘绍平;;道德冲突与伦理应用[J];哲学研究;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风险社会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伦理重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欧三任;;农村信息化进程中的政治安全风险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欧俊;李松柏;;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4 肖顺武;;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5 包学雄;黎雄辉;;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6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7 唐玉青;;水资源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8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董韦;;“风险社会”理论与风险管理再造[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顾青;;和谐社会和社会风险的理性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革;阎耀军;;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宋宝安;张一;;创新社会管理:控制物价促进稳定的基本战略[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梁华;;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理论综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周杰;杨望成;;行政问责与官员复出——中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唐均;;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政策的视角[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6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书婕;;基于2008年南方雪灾的技术风险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宋晓光;;R&D活动中的科技风险[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张U,

本文编号:2213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13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5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