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阿伦特判断思想探赜

发布时间:2018-09-01 08:56
【摘要】:国内对阿伦特判断思想的研究大部分局限在对其政治意义的阐发上。而从判断和趣味的关系,判断和思考、意志的内在关联及阿伦特从自身政治经验出发理解的判断和责任、判断和历史的外在关联来探寻阿伦特的判断思想,还原阿伦特判断思想固有的美学的、道德的、伦理的等多重内涵向度,将为阿伦特判断思想的研究打开新的路向。阿伦特的判断思想,直承康德,以趣味的可传递性也就是人类的共通感为前提。与康德仅关注审美判断不同,阿伦特发现反思性一般判断力广泛存在于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缺乏判断力,无论人类有多少知识与技术,在面对是非善恶问题的时候都可能做不出正确的选择,甚至会造成极大的灾难。
[Abstract]: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Arendt's judgment thought is mostly confined to the elucidation of its polit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gment and interest, judgment and thinking, the inner connection of will, the judgment and responsibility that Arendt understands from his own political experience, and the ex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judgment and history, the author explores Arendt's judgment thought. Reducing the inherent aesthetic, moral and ethical dimensions of Arendt's judgment will open a new way for the study of Arendt's judgment. Arendt's judgment thought is based on the transitivity of taste, which is the common sense of human beings. Unlike Kant's focus on aesthetic judgment, Arendt found that reflective general judgment exists widely in all fields of human thinking. Lack of judgment, no matter how much human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n the face of the problem of good and evil can not make the right choice, or even cause great disaster.
【作者单位】: 浙江科技学院;
【分类号】:B82-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田春;;康德美学思想中的趣味理论[J];艺术百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张能为;康德哲学的理论构想与现代回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张能为;;绕不过的康德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张能为;;康德意义:现代经验主义的解读与新路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刘尚励;;霍金先生的悖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姜智红;;休谟怀疑主义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孙曙生;;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遭受侵害的实证分析与法律应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杨慧民;论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优先”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容华;刘国华;;有限理性的澄明及其对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影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柯华庆;;科斯命题的逻辑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范藻;;痛定思痛,地震文学的美学介入及其神学冥思[A];“抗震文艺与中国精神”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宝;;时间之思——论流俗时间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时间观[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6 王元骧;;梁启超“趣味说”的理论构架和现实意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陈文庆;;斯多亚派的神观念[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四辑[C];2012年

8 王传玲;;主体性的内在意蕴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作用[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4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异;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留华;数学、指号学与实用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朱U,

本文编号:2216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16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e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