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德性幸福的主体之维
[Abstract]:Modern consumerism is immeasurably replicating all kinds of happiness that is within reach, or cheap or extravagant desire satisfaction almost becomes the connotation of happy life. In fact, it has form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turn and revival of classical virtue happiness. The modern virtue and happiness inherits the Confucian spirit model of "the gentleman's joy", focuses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happy life, devotes to cultivate and mold the consciousness, the voluntary, the self-discipline, the free modern personality,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current social happiness of the subject of loss and alienation. The free person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iritual realm of the happy subject, which determines the rational thinking, the ideal of value, the mode of life, the aesthetic taste and the pursuit of life. To cultivate and shape the free personality of the happiness subject, to improve and promote the spiritual state of the happiness subject, and to advocate the virtue happiness of the modern society is to "how can life be happier?" The problem of more dignity "is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subject dimension of social existence, and it is also a beneficial attempt to construct a modern concept of happiness by combining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oncept of happiness with Marx's theory of" Human Freedom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先秦儒家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3YJC720046)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苏教师2012-39)
【分类号】:B82-0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成浩;冯契与他的“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观[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张继国;;冯契人格思想学说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初探[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宋志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选择——兼论冯契的人格理念[J];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4 王改凌;;战国时期贵士现象解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周期政;;从行役诗看陶渊明归隐的心路历程[J];学术论坛;2008年07期
6 章玳;屈大均人格精神论[J];文教资料(初中版);2004年Z1期
7 顾红亮;;人格认同危机与自由人格建构[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8 吴增辉;;“力士脱靴”的文化解读[J];江淮论坛;2007年01期
9 李广华;论《聊斋志异》中以真为美的自由人格理想[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0 刘丽辉;试论中国艺术的人格精神[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祯彦;;儒家的理想人格和现代新人的培养——兼谈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2 冯契;;儒家的理想与近代中国的自由学说[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3 张瑞君;;李白诗歌的云意象[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吕文浩;;再论潘光旦的自由思想[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5 寇东亮;;公民意识视域中“以人为本”的内涵[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陈芳;;刍议“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和意义[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臧宏;;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静芳;;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冯契文集》述要[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9 王向清;;“智慧”说与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10 徐世中;;论杜十娘的生命意识[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莫宏伟;塑造房企职业经理人的自由人格[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2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秉公;中华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建构[N];长春日报;2007年
3 李欧梵;深切缅怀王元化先生[N];文汇报;2008年
4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 魏菱;“如果……那么……”[N];健康报;2008年
5 弓克;人应在创新中超越自我[N];吉林日报;2007年
6 丁守生;财政监督要做到“八要”[N];中国财经报;2006年
7 查淑琦;读书 做自己的王[N];中国经营报;2002年
8 柳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司法所工作新局面[N];法治快报;2007年
9 袁彬;站在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前沿[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邓科;什么造就了法拉奇神话[N];南方周末;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锦招;人的成长和人格理想——冯契智慧说与霍韬晦如实观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余华;冯契的理想观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林孝f,
本文编号:2225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25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