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学视阈下的主权信用
[Abstract]:Sovereign credit mainly refers to the credit will and credit ability of the sovereign state as a debtor coun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inancial crisis and debt crisis, the problem of sovereign credit is highlighte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nstability, preference, competition and coordination. The problems of sovereign credit include the maintenance of credit, the moral re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evaluation organs, the moral hazard of rating and rescue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B82-0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林孝成,管七海,冯宗宪;金融机构的国家风险评估模型评介[J];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2 唐明琴;;信用评级引发的误导风险成因与控制研究——美国次贷危机中的信用评级误导风险对我国征信行业发展的启示[J];征信;2009年04期
3 屠强;;试析影响标准普尔主权信用评级的因素[J];企业导报;2010年09期
4 周宝义 ,李政丹;主权信用评级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融资[J];中国金融;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刘莎莎;;从《爱弥儿》中探究卢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项志友;马珊;;论法治的人性基础——兼论中西人性观对法治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桂在泓;王平;;论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的发生与制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陈德峰;;中国宪政文化简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曹晓东;张清;;浅议侦查阶段的司法审查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王平;林萍;;村民自治视阈中的协商民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学治理的核心范畴——以平衡论为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4 郑磊;;两个村庄的村民政治——以农民的选举权意识为契入点[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6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何勤华;;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8 田山俊;;论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政治观与哲学观的角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徐卫红;;教育为了国家——柏拉图、卢梭教育思想的乌托邦色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学强;;颜元与卢梭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现U,
本文编号:2248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4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