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18-09-19 12:43
【摘要】: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是一种植根于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家文化沃土,继承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反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家庭文化建设方面本质要求的文化。这种家文化既是体现我们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也是反映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属性的文化样态,其基本构成包括家训(家教)文化、家德文化、家风文化、家礼文化和家学文化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价值观培养和道德人格塑造。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家文化优良传统,将家文化建设作为系统工程统筹抓实抓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以法律保障和政策导向为有力支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Abstract]:Family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ist culture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ocialist family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kind of culture which is rooted in the family culture inheri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herits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reflect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contemporar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culture. This kind of family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national culture which embodies our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iritual features, but also the cultural model that reflect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socialist culture. Its basic composition includes the culture of family instruction (family education), the culture of family morality, and the culture of family style. The culture of family ceremony and the culture of family study, etc. The essence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cultivation of values and the shaping of moral personality.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 of hom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 culture as a system project as a whole and to do a good job, to combine it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o support it with legal guarantee and policy guidance. It is the basic path of socialist culture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14ZDB007) 贵州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传统家礼文献整理与研究”(16GZGH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3.1;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士密;论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J];理论导刊;2005年05期

2 张怡;;文化本质范畴的厘定与文化理论的科学性[J];江汉论坛;2011年10期

3 周玉国;文化需要市场,也需要引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6年05期

4 史少博;文化与哲学[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李德顺;文化:跨世纪的话题[J];新视野;2000年01期

6 关飞进;;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J];粤海风;2000年04期

7 高飞乐;论文化的本质规定[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8 曾小华;文化、制度与制度文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9 王理;《读火》读出文化[J];河南消防;2002年09期

10 周伟权;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对先进文化的认识[J];宁夏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春跃;樊玉然;李雨静;;我国现代盐文化之我见——也谈我国盐文化的理论范式[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2 赵立彬;;从“文化”到“文化学”:一门新学科在中国的经历[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丽;;文化公共性与公共性文化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薛永武;;文化研究·文化产业与商品生产[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5 江旭云;许斗斗;;技术风险规约与先进文化建设[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瑞兰;;马克思主义与文化自觉[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7 曾耀农;丁红;;运用文艺传播提升社区文化的品位[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潘英海;;论文化变迁的本质——以台湾原住民族的岁时祭仪为例的探讨[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9 杨凤城;;中国共产党90年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10 杨岚;;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审美与文化生态平衡[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厉无畏邋同济大学出国培训学院副院长 于雪梅;解放文化生产力 促进文化大繁荣[N];文汇报;2008年

2 高振华 倪晓英;文化自觉:更高层次的发展观[N];苏州日报;2009年

3 欧阳坚;肩负历史责任 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N];光明日报;2010年

4 西北师范大学 郭国昌;发展文化切忌泛产业化[N];人民日报;2010年

5 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欧阳坚;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欧阳坚;文化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力量[N];扬州日报;2011年

7 陇言;文化崛起正当时[N];甘肃日报;2011年

8 李文堂;文化的本质力量[N];学习时报;2012年

9 力行;文化是千秋大业[N];学习时报;2014年

10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 韩伟;以优秀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琼;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凯;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4 钟星星;现代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5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6 张冉;文化自觉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田志闯;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孙瑞祥;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阐释[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荣跃明;文化生产论纲[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杨晓光;文化消费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胜利;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认同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于春艳;毛泽东文化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南美娜;从梁启超病例看中西文化之争[D];宁夏大学;2015年

4 宋娟娟;文化产业的文化传承功能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5 邹玉磊;当代中国主导性与多样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模式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6 王雅瑞;习近平文化自觉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7 刘英;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刘若飞;文化全球化的共同生活机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姚瑶;朱谦之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刘荣悦;文化自觉视野下的中国先进文化建设[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5年



本文编号:2250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50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c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