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正当及其合理性阐释

发布时间:2018-09-19 13:34
【摘要】:正当一直是伦理学、政治学中的核心命题之一。在古希腊伦理学中,正当、善、美好生活三者内在统一,但是在康德之后日益分离。"正当"即指人们(包括个体和群体)在行动时所应该坚持和体现的合理性原则,同时也是人们评价其他人行为"对错"(真理意义)、"好坏"(法理意义)、或"高尚与低俗"(伦理意义)的价值标准。基于正当的三维解析,可以得出结论:正当即合理。合理性原则具体化为三种小写的"理":合真理——真理性正当;合伦理——伦理性正当;合法理——法理性正当。具体领域"理"(right)是大写"理"(RIGHT)之种,大写"理"是具体领域"理"之属。最完美的实践行为应该在三种意义上都具备正当性或者达到某种和谐,即"厚正当",只有"厚正当"才与最理想的"正当"完全对应。
[Abstract]:Legitimacy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core propositions in ethics and politics. In ancient Greek ethics, justice, goodness, and good life were United internally, but after Kant they were increasingly separated. " "just" means the principle of reasonableness that people (including individuals and groups) should uphold and embody in their action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value criterion for people to evaluate other people's behavior "right and wrong" (truth meaning), "good or bad" (legal meaning), or "noble and vulgar" (ethical meaning). Based on the proper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it is reasonable at once. The principle of rationality is concretely translated into three kinds of lowercase "principles": truth and truth, ethics and ethics, and legitimacy and law. (right) is the species of uppercase (RIGHT) and uppercase theory belongs to specific domain. The most perfect practical behavior should have legitimacy or some harmony in three senses, that is, "thick justice", only "thick justice" can correspond to the most ideal "justice" completely.
【作者单位】: 岭南师范学院粤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岭南师范学院博士专项“师范生价值品质现状及改进研究”(ZW1303);岭南师范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计划
【分类号】:B82-0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岐恩;张晓霞;;价值品质及其结构[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2 韩东屏;;论对行为的道德评价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强;;何谓“认同行动”?——规范伦理学的一种拓展性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刘静;;正当与德性的分离——康德在伦理学主题现代转向中的作用[J];道德与文明;2011年01期

5 杨义芹;;公正、善、正当辨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6 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年08期

7 陈江进;郭琰;;试析西季威克的实践理性二元论及其理论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1期

8 王成兵;林建武;;论皮尔士的科学形而上学观[J];江汉论坛;2007年05期

9 蒋开富;正当性的语义学与语用学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10 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邵显侠;规范美德伦理学[J];求是学刊;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岐恩;;正当及其合理性阐释[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彭怀祖;;市场经济的合道德性与道德质疑[J];伦理学研究;2017年02期

3 崔岐恩;张晓霞;;教师生活史:孕育教师价值品质[J];教师教育论坛;2017年01期

4 于晓;;自然人人格标识商业利用民事权利的创设与保护[J];法学论坛;2017年01期

5 李春影;;课堂讨论在中小学课堂的适用性及其蕴含的价值教育评估——基于知识论与心理学的立场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35期

6 刘燕楠;王坤庆;;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价值教育的路向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年06期

7 郑文静;吴亚林;;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价值诉求——基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6年12期

8 岳辉;和学新;钱淼华;;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实质与内容[J];当代教育科学;2016年21期

9 崔岐恩;张晓霞;;价值品质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0期

10 倪潜梅;顾云辉;;大象有形:学校文化深度建构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6年2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华;邹晖;;从规范走向价值的伦理学:问题、定位与使命[J];哲学研究;2011年08期

2 刘秀玲;;“诗意”裁判彰显尚“善”情怀——论贾宝玉社交行为的尚“善”价值品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3 樊浩;;伦理病灶的癌变:“贱民”问题[J];道德与文明;2010年06期

4 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年08期

5 牛楠森;;试论核心家庭在儿童价值品质养成上的困境与出路[J];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04期

6 晏辉;;从行动者到行动:伦理主题的现代转换及其问题[J];哲学动态;2010年01期

7 魏英敏;;试论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8 任继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是品质[J];天府新论;2009年03期

9 石中英;;教师的基本价值品质及其形成[J];中国教师;2009年01期

10 辛丽丽;;善的形上学追问——孟子善恶观的道德解析[J];齐鲁学刊;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2250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50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e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