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家训文化作用下世家大族的兴衰成败——以烟台栖霞市牟氏庄园为例

发布时间:2018-10-26 21:26
【摘要】:世家大族往往关系错杂,发展历程经历内外环境的变化起伏,导致其兴衰的原因也纷繁复杂,有时代背景、政权起落等诸多因素。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宗族家庭中家长父祖辈对子孙后代辈的告诫与训示,不仅在处理宗族事务过程中具有主体约束力和感染力;对于整个家族脉络的兴衰起伏也具有不可轻视的内在作用。本文就以烟台栖霞市牟氏庄园的牟氏家族为例,从兴衰两个方面系统阐述家训文化在其中所发挥的深刻作用,为当下家风家训的舆论热点提供一些历史举证和借鉴。
[Abstract]:Patriarchal families often have mixed relations, and their development has experienced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reasons for their rise and fall are also complicat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e rise and fall of political power and many other factors. As the admonition and instruction of parents, fathers and ancestors to future generation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it is not only binding force and appeal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clan affair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whole family vein also has the internal function which cannot be belittled. Taking the Mou family of Mou's Manor in Qixia City of Yanta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profound role of the family instruction culture in i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rise and fall, and provides some historical evidence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public opinion hot spot of the family discipline.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B82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郎元智;;近代东北灾荒史研究:综述与展望[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彭展;20世纪唐代蝗灾研究综述[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张文安;;两汉时期河南地区的水患及其治理与救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庄凌飞;;浅析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尧水根;;中国农业自然灾害与古今救助[J];农业考古;2012年04期

6 尧水根;;先秦至秦汉水旱灾害略论[J];农业考古;2013年04期

7 尤虎;;2015年(乙未年)至2025年(乙巳年)瘟疫预测与中医预防[J];中医药导报;2015年05期

8 阮炜;文明的自性[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李燕;黄春长;殷淑燕;仇立慧;;古代黄河中游的环境变化和灾害——对都城迁移发展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亚利;魏晋南北朝灾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王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恩虎;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于春英;清代东北地区水灾与社会应对研究(1644年—1911年)[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虹波;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的社会应对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闫娜轲;清代河南灾荒及其社会应对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杨刻俭;遭遇、比较、选择:中国乡村民主检视[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燕斌;明代晋北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义正;清代盛京地区自然灾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濮玉慧;霜天与人文[D];云南大学;2011年

4 彭鹏;《赈豫纪略》与明朝万历年间河南荒政[D];郑州大学;2011年

5 刘统圳;明清陕北灾荒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6 李冰;“中原大饥荒”与乡村社会[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7 柏荣;清代福建社会救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海军;隋唐时期荒政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曾杰丽;林则徐的荒政实践及其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芙蓉;两晋灾害及其相关问题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林;论企业英雄的文化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武建;;领导者的文化作用[J];军工文化;2012年09期

3 琚忠友;;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作用[J];武警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4 王艳秋;;和谐社区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作用析论[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傅华;文化背景·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文化作用于经济的方式及其演进轨迹[J];理论前沿;1999年17期

6 刘传霞;;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尚化身体的文学景观[J];兰州学刊;2014年06期

7 李新市;;文化转型与文化作用范式的新探索[J];开封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黄若迟;论南非宗教及其社会文化作用[J];西亚非洲;1996年03期

9 薛炜清;医院文化与医院角色(下)[J];医学与哲学;1994年06期

10 党银平;唐代新罗“西学”风尚盛行的原因及文化作用[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磊;;关于医院文化作用和建设的思考[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宋子明;梁艳芬;;谈企业技术文化的作用[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宋子明;梁艳芬;;谈企业技术文化的作用[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朱如虎;;重视文化作用,建设文化型企业[A];“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佑林;;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及其启示[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Z,

本文编号:2296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96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4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