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普遍化道德视角的两种“移情”路径
[Abstract]:It is the core characteristic of generalizable moral theory to change oneself to the status of others. This feature is called empathy in modern social sciences. Two basic ways of empathy can be deduced in the theory of generalizable morality: one is to transpose the transference on one's own possible anti-situation, the other is to transpose the empathy above the situation of others. After analysis, it will be found that,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empathy, a generalized moral principle can be reasonably inferred, and the latter is due to the problem of personality identity. Therefore, it is impossible to reasonably infer a generalized moral principle on its basi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江苏省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分类号】:B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霞;;论道家道德哲学的几个特点[J];宗教学研究;2010年S1期
2 靳松;;理性道德何以可能——洛克道德哲学的论证前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强以华;;论康德的道德哲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4 张耀影;;浅析康德道德哲学的内涵及其现代启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李志江;;西方道德哲学中的基础主义[J];求索;2007年01期
6 都本伟;主体性的道德哲学──论康德伦理学的特征及其意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7 马丁·赖恩海默;赵俭;;道德德性:人类学以及实践认知的维度[J];宗教学研究;2008年04期
8 张锐;;浅论辩证唯物主义视阈下的道德哲学[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9 戴木才,曹福金;时代性"道德裂变"及其道德哲学拯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高湘泽;道德哲学: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本然意蕴[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兆国;;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起源和理论转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张玉琛;;道德哲学视阈下的科技进步及其伦理困境[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顾肃;;当代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研究的若干热点[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4 赵修义;;尼采非道德主义辨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5 高菊;;科学自由与道德评价[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梁济;;诚信的缺失与诚信的重塑[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崔梅;;言语道德与儒家伦理观[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郭海龙;;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中的道德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徐锦中;郭莹;;在中西道德哲学比较中对义务论和目的论的解读[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昱东;;“中立主义”与和平主义——试论罗素的道德哲学与和平主义思想之关系[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王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原则[N];光明日报;2008年
2 李义天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正义之争与马克思的道德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杨志华;简评《应用伦理学概论》[N];光明日报;2008年
4 王海明;人道:社会治理最高道德原则[N];学习时报;2008年
5 孙麾;当代科技伦理前沿问题探讨[N];光明日报;2005年
6 覃俏丽;儒家的义利观及其价值[N];学习时报;2006年
7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方旭东;不偏不倚[N];光明日报;2010年
8 鲁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需要理论支持[N];人民日报;2010年
9 王海明;为什么公正的道德价值比仁爱宽恕无私更重要[N];学习时报;2007年
10 哲学所 谢地坤;康德与新康德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江波;威廉姆斯道德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戴景平;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D];吉林大学;2007年
3 匡宏;休谟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与理性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沈国琴;道德与幸福[D];浙江大学;2010年
6 丁乃顺;阿多诺道德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高玉平;道德客观性的证明[D];吉林大学;2006年
8 辛治洋;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丁雪枫;道德正义论[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李志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华;休谟道德哲学及其启示[D];西南大学;2009年
2 隋洪波;道德原则的当代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冷阳春;论休谟情感主义伦理思想[D];南昌大学;2007年
4 吴旭平;马克思道德理论基础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邬胜利;无原则的伦理学[D];吉林大学;2011年
6 陈多旭;戴震道德哲学评析[D];安徽大学;2004年
7 赵文静;环境道德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孙文琪;理性或情感:道德哲学的两个向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海云;康德道德法则先验性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晓喜;《道德原则研究》的伦理思想管窥[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26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2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