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同样需要礼教文明重建——从中西方制度文明的比较展开
[Abstract]: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rule of etiquette has been the foundation of China's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ts inner spirit lies in the trust and respect for people. Mold collective fashion, cast industry tradition. Ritual is the main standard of civilization and barbarism, progress and backwardness in Chinese culture. Without ceremony, Chinese society will be like a soulless machine, losing vitality and vitality. In ancient China, the western Dharma was not called "Dharma", but the concept of propriety. In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we should start with jurisprudence, clearly pos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 and ritual, consciously regard law as a way to promote ritual, and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of law from the height of propriety.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western rule of law, such as individual rights, judicial independence, etc., should be redefined, and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law should be positioned at a higher level.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B82-0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朝晖;;中国文化的模式与儒学:以礼为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潇;;革命话语下的理性思维——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顾元;体制与道德的背反——中国传统司法的背景及困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张昕;;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陆学莉;韩开元;;徽州诗人方弘静家世考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刘佰合,蒋保;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6 刘兵;凌晓明;;诉调对接的运行及其社会效果[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田佳灵;;民意对司法裁判过程的影响[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吴凡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伦理生态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10 张勇;窦存芳;;农村外出人口就业现状的实地研究——对四川省名山县M镇调研数据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2 李炯标;;浅析后农业税时代乡村社会权威格局及其重构——合作主义的视角[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陈会广;吴沅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与诉讼比较研究——基于金坛的案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金国;彭钊;;以权利制约权力——法治语境下的反腐败[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曾念长;;乡村旅游时代的“新农村建设”——以大金湖旅游区水际村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武;党惠娟;;文化、信仰和理性:民族环境习惯法重生的三个基点[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杰;;法官机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付宝全;刘宝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民自我发展能力浅析——对贵阳市息烽县A村村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抽样分析[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江楠;;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以贵州省为例[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宋帅;;中部城郊村庄精英的现状及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以河南省新郑市河李村为个案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祁峰;和谐社会视域下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赵书松;动机视角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乔时;顾客与服务提供者关系对顾客参与中的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世昭;农村社区既有与新兴意见领袖的博弈[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昕宇;农民视角下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正平;论我国物业税的功能定位及税制选择[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青;温州芙蓉古村建筑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欧阳娇;封建法制的悲剧性人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朱燕佳;试论容隐制度之现代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科磊;中国农民工个体现代性探索—前因后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友晖,彭泗清;方法论的关系论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J];社会学研究;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那洪伟;;中华文明与犹太文明绵延至今之原因[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汪力平;冷树青;;中华文明对西欧封建社会结构转型的作用[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高专诚;晋文化的先进性[J];晋阳学刊;2002年05期
4 陈崇凯;西藏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J];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01期
5 刘佳;刘燕;;浅析中华文明之于西方的不同[J];神州;2012年28期
6 张礼恒;;文明价值与中华文明的重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玉宝;郝爱红;;论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理念的现代意义——兼评“文明冲突论”[J];人民论坛;2014年11期
8 李芳萍;;试论新形势下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时代教育;2013年09期
9 魏良_";南唐先主李f*评说[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白西乔;;传统“和同”思想及其当代意蕴[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金惠康;何道宽;;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华文明[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本文编号:2338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38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