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道德束缚”到“道德美感”——乐道而自得的“孔颜之乐”境界
[Abstract]:The experience of "the happiness of Kong Yan" has changed from "moral bondage" to "moral aesthetic feeling",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life subject melts the sense of tension and heterogeneity of morality in human life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getting and practicing the Tao. In the edification of beauty, naturally mind and body, thus consciously pursue Tao, conscious use of propriety. This kind of experience is the spiritual harmony after the unity of Tao and human life. As a traditional proposition of Confucianism, "Kong Yan's Music" was expounded many times after the Song Dynasty.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Kong Yan's music" by Song Ming's Neo-Confucianism, there are also common points between them. When they obtain "music", the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ner self-cultivation on the basis of transcending material, so that "Yue" does not get rid of the Confucian ethical and moral elements, pointing to the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things.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B82-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刚;;儒家幸福论——读李煌明著《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有感[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李煌明;“孔颜之乐”——宋明理学中的理想境界[J];中州学刊;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正茂;赵永伟;;法律儒家化新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余建军;;无为?抑或有为?——以《论语》一段话为中心诠释孔子无为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边媛;;试论耻感及其在当今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意义[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张成;;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刘天利;;楚狂屈原的精神个性与诗歌创作形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李华华;;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磨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刘天利;;杜甫的儒家人格与诗歌创作形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吕洪涛;易启洪;;中国古代生态文化中土地文化的精髓[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9 尉利工;;《孟子》由子学到经学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彭倩;;悲耶? 壮耶?——从杜甫与吴雯的昭君诗看两人历史观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赛;;后期墨家名实观初探[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旭;;和谐中的自由——从《中庸》和《乐记》引发的政治哲学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向佐群;;环境协同论与老庄哲学的解读与同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5 乌杰;;和谐社会与改革[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健;;孔子“天人”思想研究[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戴大明;;“格物”新释及其教育学启示[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徐仪明;;试论易学心理学的特质[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徐仪明;;试论易学心理学的特质[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2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7 于亮;中国传统园林“相地”与“借景”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顾炯;儒家视域中的修身之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波;;读书之乐[J];养生大世界;2007年01期
2 管静;;学厨之乐[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08年07期
3 雨林;;垂钓之乐[J];养生月刊;2009年04期
4 吴玉磊;;东方之乐(组诗)[J];山东文学;1992年01期
5 绍华;献上一束哲理花[J];教育艺术;1994年02期
6 毛志成;世界之乐,至少一半在于读书[J];教育艺术;2002年04期
7 詹国枢;;写作之乐[J];青年记者;2001年02期
8 贾玲;夜读之乐[J];师范教育;2003年12期
9 王晓飞;;读书之乐[J];吉林人大;2006年07期
10 布单魅;;先天下之乐而忧[J];江门文艺;2010年1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羲惠;“老有所乐”九题[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周勇军邋朱本召 邓晶t 通讯员 贺新初 张方军;橘乡石门橘之乐[N];湖南日报;2007年
3 范美忠;自由选择方能获得教书之乐[N];经济观察报;2010年
4 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校长 穆家庆;读书之乐 乐在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晓乔;自寻乐趣寿自长[N];山西日报;2002年
6 刘大胜;也谈“人生十乐”[N];江西日报;2012年
7 福建教育学院副院长 教授 博导 黄家骅;追求理性的幸福[N];福建日报;2012年
8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燕国材;养心“十乐”[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魏加涛;欢笑延龄药 旷达自然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李勤;忧民之忧最可贵[N];西藏日报(汉);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
本文编号:2354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5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