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思维方式的变迁与道德发展
[Abstract]:Since modern times, morality has been enriched and developed with the change of human think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ode of think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modern, post-modern and ultra-modern, and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two-part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generative thinking are the modes of thinking contained in these three stages. Corresponding to these three modes of thinking, there are three forms of modern morality: absolute morality, relative morality and moral generation.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4XMS12)
【分类号】:B82-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聂文军;;试论后现代主义伦理学的相对主义意蕴[J];伦理学研究;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胡塞尔生活世界理念的方法论特征[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蒋冰晶;;沟通视域下农民信访化解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4 李长成;;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包华军;;结合地域文化差异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德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金自宁;;《公法与政治理论》:阐释性方法的一个样本[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8 蔡桂生;;学术与实务之间——法教义学视野下的司法考试(刑法篇)[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9 孙国东;;法律哲学的社会—政治基础——论马克思法律理论建构的“社会—政治法律哲学进路”[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10 李进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域性思想[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意识——兼论转型期中国美学研究的当代意识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文兵;;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价值观:多元中的追求[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张庆熊;;语言、世界和交往行为——评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继承和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汪行福;;三大转向及其未来取向——为哈贝马斯80诞辰而作[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6 孔慧;;哈贝马斯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7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晓;;论法哲学视野中的证明对象[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诚;;30年来文学本体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东方朔;;理性、现代性与中国哲学的未来——兼评新儒家对传统哲学现代转化之探寻[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巳博;当代辩证法的宽容精神[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4 于涵;“宪治”: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解读[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胜辉;“历史转向”中的科学知识社会学[D];河南大学;2011年
6 黄宝成;论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歧途[D];吉林大学;2011年
7 党丛丛;哈贝马斯主体间性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金如;马克思的生活观和中国模式的生活观想象[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文鹏;哈贝马斯宪法爱国主义的商谈限度[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孟雷;胡塞尔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吕卫华;;实践性与生成性——道德能力培养的人性之基[J];求实;2011年09期
2 唐代兴;;价值生态:普适价值的存在论视域与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庞惠启;;生命叙事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刘啸霆;未来价值与环境伦理——关于环境伦理未来学基础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侯淑芳;关于人生境界的界定[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猛;生态视域下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85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8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