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自主性及其在生命伦理学中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9-01-26 15:09
【摘要】:本文试图探讨自主性及其对生命伦理学的意义。文章以英国哲学家Onora O’Neill对自主性的质疑为起点,对康德和密尔意义上的自主性概念、以及自主性概念的来源和发展进行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指出,自主性在生命伦理学中所面临的困境,并非如许多哲学家所认为的生命伦理学的自主性与康德意义上的自主性发生了偏离,而是因为在实际运用中自主性的形式与实质被割裂了开来。文章提出,为使尊重自主性原则真正体现保护病人和受试者的利益,不应抛弃形式上的自主性,而应该修复它,并使之更好地体现和服务于实质的自主性。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autonomy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bioethics. Based on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Onora O'Neill 's questioning of autonom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autonomy in the sense of Kant and Mill, as well a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autonomy. The dilemma of autonomy in bioethics is not deviated from the autonomy in the sense of Kant, as many philosophers think. It is because the form and substance of autonomy are severed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patients and subjects the principle of respecting autonomy should not be abandoned in form but should be repaired to better reflect and serve the substantial autonom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分类号】:B82-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倪寿鹏;;哲学视域中的生命教育——兼评冯友兰人生四境界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思斌;功利主义法学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张能为;;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汤燕;朱镜人;;约翰·穆勒功利主义教育观探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伍旭中;;哈耶克文化进化观的哲学困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黄英;;从自由到平等的正义理论——读罗尔斯的《正义论》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吴从环;;改革后的中国国家社会关系[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杜永明;;以人为本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7 王青原;;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彭涛;;公开还是不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虞崇胜;;WTO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之路[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10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9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翟晓燕;马克思正义观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宁伟用;株洲网络举报模式运行中的争议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郭俊彦;民意表达: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维度[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军圣;霍布斯的国家学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子贺;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伦理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詹国旗;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道德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超;中国法治进程中罪犯知识产权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2 宋晔;一个亟待关注的课题:生死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庞振超 曹保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夏娟;论密尔的功利主义道德标准[J];中州学刊;1994年04期

2 吕耀怀;两种自律观的歧异[J];道德与文明;1996年03期

3 雷雨;论约翰·密尔对古典自由主义的现代改造[J];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4 何怀宏;现代伦理学:在康德与卢梭之间[J];道德与文明;2005年01期

5 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详解[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程惠莲;康德主体伦理思想对德国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影响[J];道德与文明;1991年06期

7 张传有;关于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的几点思考[J];学术月刊;1999年05期

8 张盾;从启蒙运动看康德先验伦理学的动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9 互惠河;人生自由和道德的自律:康德人论诠旨──兼与儒家道德的特点和“乐感精神”比较[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10 温纯如;康德美的艺术分类及其审美价值[J];理论建设;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怀宏;;现代伦理学:在康德与卢梭之间[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戴兆国;;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起源和理论转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高剑平;;追问技术与伦理[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长伟;;启蒙时代的开启与古典公民教育思想的终结[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锦中;郭莹;;在中西道德哲学比较中对义务论和目的论的解读[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孙筱泠;;责任与应答——海德格尔原伦理学初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颜青山;;实践理性中的科学[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丽然;;人的尊严释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哲学所 谢地坤;康德与新康德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谢地坤;康德与新康德主义[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郭大为;永久和平[N];人民政协报;2004年

4 何光泸;打赌?道德?[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林U,

本文编号:2415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415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a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