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基本价值旨趣和特质探论
[Abstract]:The history of the moral lif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ndenses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realistic feeling of the Chinese nation on ethics and morality, and reflects the philosophical wisdom and spiritual styl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the summation of rational thinking and behavioral practice on a series of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being a man and how to be a man and what kind of person is of value to the Chinese nation. It has a development pattern of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and harmony but difference. The pursuit of the value of homogeneity and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the goal of sanctification of morality and adulthood, the ethical feelings shared by people and the love of the people, and the practical wisdom of the vast number of subtle and mediocre way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elf-improvement and the spiritual quality of the objects carried by virtue.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3AZX006) 教育部文科基地重点项目研究成果
【分类号】:B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凯麟;贺才乐;;儒家诚信传统与诚信道德建设[J];湖湘论坛;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倩;;论神怪小说对传统伦理秩序的维护[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王芳;;自我实现理论与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陆华;;民族精神的伦理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阮超群;陈选华;;孟子“四德”对当今德育工作的启迪[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彭艳芳;黎良华;;论孔子的文化态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6 欧阳辉纯;;论王安石的义利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7 吴政家;;魏晋六朝思乡诗的共时性诱因和精神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毛豪明;;“伦理”与“道德”辨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王忠伟;王书汉;张琦;;夏商周时期管理思想的产生[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于璐;;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由分趋合浅议[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文学平;;青年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维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2 程平源;;儒家德性论源起考——以先秦“德”义变迁为考察对象[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3 詹长智;;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比较研究的视角[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4 张燕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功能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栾传大;;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建设现代精神文明[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6 黄小洲;;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学[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张定贵;;仪式视野下的族群——从村际地戏仪式观屯堡人族群的稳定性[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邵颖涛;冥界与唐代叙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7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永华;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莹;黑格尔的个体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臧慧;城市广场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马晶洋;论宗教学视域下希腊公民团体的演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波;天国的世俗关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平娜;中国武术段位制社会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其推广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彦;儒家与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之比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立刚;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孝道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晓晖;高超;龙鹏举;杨木;杜冲;黎晓明;;关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瑛;[N];光明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义芹;;中国传统公私观及其缺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舒敏华;“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实质及其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陈建平;论中国传统整体主义[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4年01期
4 陈蔚;;略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杨美艳;;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价值[J];世纪桥;2007年12期
6 巴永贵;;从社会制度解读传统家训的萌芽、产生和发展[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张方玉;;儒家传统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渊源——《尚书》的家庭伦理思想初探[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彭青霞;唐伟;;先秦儒家思想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及现代价值[J];学理论;2010年07期
9 陈俊亮;王莉霞;;孟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01期
10 周建标;;家国同构制度与伦理政治型文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元良;;市场经济与儒商诚信精神[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邵和平;;“孝文化”与社会和谐[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3 姜t,
本文编号:2419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419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