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爱与偏狭的教化:哈奇森道德哲学的概念与体系
【作者单位】: 滁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基金】:2012年国家重大攻关课题“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研究”(12&ZD122) 滁州学院校级项目(2014PY11、2014jyy041)
【分类号】:B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晓曦;;理性、情感与道德区分——兼论苏格兰启蒙运动中情感主义学派的论证及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2 陈继红;;情感·人伦·秩序——解码先秦儒家情论中的秩序情结[J];哲学研究;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曹兴江;;论先秦儒家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8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陈运春;;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艳霞;李立家;;幸福就是拥有上帝——浅析奥古斯丁的“幸福论”[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6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10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6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海萍;维柯的诗性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易显;侵权责任的法哲学基础[D];湘潭大学;2010年
9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中浙;;和谐社会的儒家哲学基础——以荀子“群居和一”的政治理想为中心[J];哲学研究;2007年05期
2 张汝伦;;什么是“自然”?[J];哲学研究;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莲;戴茂堂;;弗兰西斯·哈奇森“道德感官”的缘起[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短讯[J];读书;1986年08期
3 刘谊人;;哈奇森效应与费城实验探秘(上)[J];奇闻怪事;2012年10期
4 李家莲;;哈奇森论道德的情感之源[J];伦理学研究;2010年06期
5 林凯;;孔子与哈奇森“仁爱”思想之比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6 刘水静;邓扬麒;;英国近代道德起源理论的演进逻辑——从霍布斯、哈奇森到休谟[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7 李晓哲;;哈奇森善恶思想中的功利主义元素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4期
8 李家莲;阮竹漪;;弗兰西斯·哈奇森人性论思想探析[J];黑河学刊;2013年11期
9 陈晓曦;;整体主义生机论:理解哈奇森道德哲学的一个视角[J];伦理学研究;2011年03期
10 姚中秋;;君子或绅士中心的秩序[J];读书;2010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敏;哈奇森电信将投资建设第三代移动网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2 王超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苏格兰启蒙运动始于“道德感”理论的确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璐;探寻政府的正当目的[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29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529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