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信任的伦理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夫妻信任的伦理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夫妻信任是影响夫妻关系的重要因素,对于婚姻、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因夫妻信任缺失引发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离婚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分析夫妻信任的本质、价值与伦理内涵,探寻夫妻信任的内在规律,并结合对因夫妻信任缺失引发的各种问题进行伦理反思,寻找建立和巩固夫妻信任关系的方法与途径,提出增进夫妻信任的伦理建构。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明选题的原因、目的及意义,总结国内外关于夫妻信任伦理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思路、框架和创新点进行归纳整理。第二部分为信任与夫妻信任。通过对信任的内涵、特征及功能的研究,给夫妻信任进行定义,并对夫妻信任的本质和价值进行研究分析。第三部分为夫妻信任的伦理内涵。在探索夫妻信任的本质与价值的基础上,将夫妻信任的伦理内涵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内容:恪守夫妻诚信、凸显彼此尊重、践履人际平等、追求家庭幸福与崇尚夫妻和谐。第四部分为夫妻信任问题的产生及伦理反思。探讨由于夫妻信任缺失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及其严重影响,并进行伦理反思。第五部分为增进夫妻信任的伦理建构。结合以上几部分对夫妻信任的研究,抓住夫妻、家庭与社会三个着力点,从五个方面对增进夫妻信任进行伦理建构。
【关键词】:夫妻 信任 伦理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8-9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9-11
- 一、研究目的9
- 二、研究意义9-11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11-13
- 一、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二、国内研究现状12-13
-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与框架13-14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14-15
- 第一章 信任与夫妻信任15-26
- 第一节 信任的内涵、特征与功能15-22
- 一、信任的内涵15-20
- 二、信任的特征20-21
- 三、信任的功能21-22
- 第二节 夫妻信任的内涵、本质与价值22-26
- 一、夫妻信任的内涵22-23
- 二、夫妻信任的本质23-25
- 三、夫妻信任的价值25-26
- 第二章 夫妻信任的伦理内涵26-34
- 第一节 恪守夫妻诚信26-27
- 第二节 凸显彼此尊重27-29
- 第三节 践履人际平等29-30
- 第四节 追求家庭幸福30-31
- 第五节 崇尚夫妻和谐31-34
- 第三章 夫妻信任问题的产生与伦理反思34-45
- 第一节 夫妻信任问题的产生34-37
- 一、夫妻间的猜疑与冷漠现象34-35
- 二、夫妻间的冲突与暴力现象35-36
- 三、夫妻间的放任与背叛现象36-37
- 四、夫妻间的离心离德现象37
- 第二节 夫妻信任问题产生的伦理反思37-45
- 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夫妻信任关系的冲击37-40
- 二、夫妻双方基于生活压力所产生的人格裂变40-41
- 三、夫妻某方因丧失独立性而产生的自卑心理41-42
- 四、传统文化的负面因素影响根深蒂固42-45
- 第四章 增进夫妻信任的伦理建构45-60
- 第一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夫妻信任观45-48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45-46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元价值的引领作用46-47
-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夫妻信任观47-48
- 第二节 增进夫妻信任的伦理原则:“八互”48-51
- 一、互敬与互爱48-49
- 二、互信与互勉49-50
- 三、互助与互让50
- 四、互谅与互慰50-51
- 第三节 加强对夫妻信任的榜样引领51-53
- 一、夫妻信任的典范之一:周恩来与邓颖超51-52
- 二、夫妻信任的典范之二:钱钟书与杨绛52
- 三、增进夫妻信任应向榜样看齐52-53
- 第四节 在强化他律中增进夫妻信任53-56
- 一、通过政府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增强夫妻信任53-55
- 二、通过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营造促进夫妻信任关系的氛围55-56
- 第五节 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增进夫妻信任56-60
- 一、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营造夫妻信任的家庭环境56-57
- 二、夫妻双方加强学习与修养,增强彼此吸引力57-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娟;老年人夫妻关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5年04期
2 邢潜;使夫妻关系和谐的秘诀[J];世界文化;1996年04期
3 彭玉萍;;夫妻关系中的逆反心理[J];家庭中医药;2010年09期
4 张雷;;基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研究日语谚语所折射出的日本人的传统夫妻关系[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23期
5 焦杰;;东汉夫妻关系中的男性与女性[J];文史知识;2014年07期
6 佚名;;夫妻关系与职业[J];现代青年(细节版);2009年02期
7 雁寒;;夫妻如对联[J];龙门阵;2004年03期
8 贾秋燕;;从“举案齐眉”看汉代的夫妻关系[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刘文灵;;“三纲五常”与文化密码——汉字所显示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伊丽莎白·沃伦;阿米莉娅·沃伦·泰亚吉;侯晓莉;;金钱和夫妻关系的八大黄金规则[J];北京纪事(纪实文摘);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培莲;方晓义;;夫妻关系标准及相似性与婚姻满意感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刘勤学;方晓义;池培莲;;夫妻关系标准及相似性的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陈世民;张进辅;;夫妻关系模型的初步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燕霞;;浅谈婚姻中的夫妻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德虎;;如何正确处理老年家庭矛盾的体会[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杨安国;梁慎思;;积极调适 促进老年人家庭人际关系和谐[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陶沙;董奇;张华;李蓓蕾;;夫妻关系与母亲教养行为的关系:母亲抚养困难的中介作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杨国安;梁慎思;;积极调适,促进代际和谐[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黄维贤;;夫妻关系对代际关系的影响[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一兵;;文化转型对中国城市夫妻关系的影响[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原;专家提醒 别让电脑破坏夫妻关系[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雅虎新闻 龙岩 译;夫妻关系影响寿命[N];北京科技报;2008年
3 堂吉伟德;贪官真正的问题是夫妻太“和”[N];广州日报;2010年
4 辽宁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 朱贵升;培养夫妻间的亲密关系[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吴军华;超九成家庭夫妻关系和睦[N];中国妇女报;2012年
6 编译 杨孝文;夫妻关系“亲疏有致”更牢固[N];北京科技报;2013年
7 李茜;夫妻关系如何长久维系[N];工人日报;2007年
8 张晏如;心脏病和夫妻关系融洽与否有关[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金亮;改善夫妻关系可以寻求心理医生帮助[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罗小锋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维系留守家庭夫妻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云;中美城市现代婚姻家庭中的夫妻关系[D];郑州大学;2000年
2 廖佳雨;双流动家庭的夫妻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陈敏;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夫妻关系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4 董f
本文编号:254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54493.html